星洲財經評論

雙城記

Tan KW
Publish date: Fri, 07 Nov 2014, 01:46 PM

 

2014-11-07 12:27

  •  

最近,出差英國倫敦,順道與在當地打拼的兒時友人聚餐,3人各點了一客炸魚薯條(Fish and chips)和飲料,結賬時發現賬單居然高達61英鎊,折回馬幣約316令吉,幾乎可在吉隆坡吃好幾餐了,讓人見識到這個國際大都市的高物價。

 

在聚餐時,朋友們聊起了城內熱門產業發展計劃——巴特西發電廠發展計劃,說其最新公開發售的539個住宅單位最低售價49萬5千英鎊(約260萬令吉)令人咋舌,普通人根本負擔不起。

 

其實,最近幾年倫敦產業市場火熱,除歸功於世界教育名城、旅遊勝地、購物天堂光環外,穩定的政治環境也使得投資者對當地資產的安全性有信心。

 

更重要的是,次貸危機帶來全球信貸緊縮,因此世界各國的基礎利率都比較低,驅使投資者尋求另類資產來獲得更高的回報,這也促使富裕的外國人,甚至是產業發展商紛紛將目光轉向倫敦,使得倫敦房價持續飆漲。

 

著名產業仲介及顧問公司萊坊公司(Knight Frank)認為,2015年中英國平均房價將上升3.5%,未來5年英國房價將累積增長18.2%,其中倫敦市中心黃金地段房價雖在2015年保持不變,但未來5年累積增幅仍預期達到22.1%,恐怕屆時民怨將更為沸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2013年數據顯示,英國人均收入達到3萬6千208美元(約11萬9千117令吉),位列全球27位,遠比排在第49位的大馬(2萬3千160美元)為高,如果連大不列顛帝國子民都對高房價大喊吃不消,未跨入先進國的我們又如何負擔得起?

 

許多產業專家總是說大馬產業價廉物美,吸引力比香港、新加坡等城市更高,但在供不應求、新產業標高价格、成本走揚和宏觀經濟等因素影響下,過去3年大馬產業價格已飆升31%,可是民眾的薪酬漲幅哪有這麼高,難怪有專家認為國人若無月入7千令吉恐無法一圓置業夢。

 

購置產業最重要的就是“地點”,可是黃金地段寸土寸金,吉隆坡市區,甚至是市郊,所有新推產業發展計劃售價動輒數十萬、甚至百萬令吉,叫那些拿著每個月3、4千令吉薪水的打工一族如何負擔得起?

 

雖然人們總說東西文化大不同,但是全球化已逐漸將東方和西方的隔閡縮小,吉隆坡和倫敦這兩座城市,一個在東,一個在西,距離相差1萬零537公里,卻同樣深陷於高房價的困難之中。

 

儘管兩地政府都唯恐房市過熱,忙著打房和增建更多房子來平衡供需差距,但是實際成效卻相當有限,房價也未見明顯下跌,兩地政府的打房政策想必需要調整,否則居者有其屋的目標永遠只是空談。(星洲日報/焦點評析‧作者:洪建文)



點看全文: http://biz.sinchew.com.my/node/104946?tid=17#ixzz3IMJ1x2nq  

More articles on 星洲財經評論
郑钦亮.冬铁猫山王站

Created by Tan KW | Apr 09, 2019

林瑞源.敦马的困境

Created by Tan KW | Apr 09, 2019

黄振威.中等收入陷阱

Created by Tan KW | Apr 09, 2019

黄晓虹.东铁话东西

Created by Tan KW | Apr 09, 2019

王宝钦‧FGV始知盘中餐

Created by Tan KW | Jan 24, 2019

王宝钦‧卖地寻租

Created by Tan KW | Jan 15, 2019

洪建文‧数字会说话

Created by Tan KW | Jan 15, 2019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