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的週日是對德國與世界和平極具意義的一天:25年前的這天,象徵分割東西歐的柏林牆倒塌了。
不過,時隔25年,近日網上流傳一段圖片新聞,稱雖然柏林牆已經不復存在,但昔日的東西德間至今還是有一個肉眼可見的區別,那就是柏林市在夜晚時的燈景:柏林市西部地區璀璨著較白的燈火,而柏林市東部地區則是一片黃燈。
根據該新聞的報道,這有趣的現象主要是因為柏林市東部地區街道至今為止其實還是在使用著東德時期的鈉燈,而柏林市西部地區則都普遍已換上熒光燈,所以才會發出較白的燈光。
更有趣的一點是,會有這一區別並不是因為政府不願替換柏林市東部地區所使用的鈉燈,而是仍無需要替換。產自當時蘇聯的這些鈉燈在多年後,如今仍然在正常運作;反之信奉資本主義的西德,所使用的燈泡壽命卻無法與前者媲美,所以現在都已經換上了新的熒光燈。
數年前有一套叫作《電燈泡的陰謀》的電影,便提到當時東德廠商生產出長效燈泡,但卻不受到西方買家的青睞,因不符合資本主義下的經濟效益。此外,該電影也說到上世紀20年代一個以縮短燈泡壽命為目的的密室會議,秘密協定要求燈泡的壽命不得超過一千小時。
資本主義的核心動力是盈利,而盈利的來源還是回歸到消費。通過縮短商品的壽命,消費者便必須定期向企業購買新的商品。這,便是“計劃性汰舊”。
要經濟持續地成長,就必須持續不斷地消費,這似乎已成為現代經濟學中的定律。但在我們擔心經濟增長放慢,無法繼續支撐我們現有生活方式的同時,卻忽視持續推動高消費所引發的垃圾過量、嚴重消耗資源等問題。
美國作家艾比(Edward Abbey)曾說過:“為了成長而成長,正是癌細胞式的意識型態。”經濟發展理應為人類帶來更優質的生活,若一昧追求成長而犧牲掉此初衷,是本末倒置的體現。看看今天,我們正正活在一個近乎病態的世界中,不是嗎?(星洲日報/財經小品:孔令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