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在1年前,國際石油價格還在每桶115美元,全球業者似乎尚習慣了這個價位之際,不料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為穩住全球原油市場占有率,甚至是要擊跨競爭者,特別是新崛起的頁岩油生產者,即將石油價格壓下至最低約50美元價格,頓時令許多石油業者哀號四起,包括區域唯一石油淨出口國的大馬在內。
這使國內以國家石油(Petronas)為首的油氣業者,面對有史以來最嚴峻的挑戰,而且並不是削減成本及營運成本這麼簡單,相信國油還得與其服務供應者聯手共同應對這場油氣業災難,因為油氣業者還得繼續營運,以為整體國家經濟提供支撐,可說是任重道遠。
今次這場全球油氣災難,實是國際石油價格跌得太急太凶,使業者根本就跟不上步伐作出調整,就算過了一年之後,適應低石油價格的市況仍在進行中,依然還沒有完全克服它所造成的窘境。
國油已將其今年油價預算價位定在每桶55美元,與1年前的逾100美元重挫了約50%,在不過於損害國家收入的倩況下,可想個中挑戰是何等的艱鉅。
國油若是減產則收入肯定大減及產生雙重打擊(低油價及產量又少),實不是最好的辦法,而另一個選擇,就是不減反增地增加產量應對,並與服務供應商聯合起來,設法以最低成本生產最多產量應付這次的難關。
國油主席丹斯里西迪哈山日前在一項油氣業者展覽會上就披露,國油已領導推行一項成本削減聯盟,它涉及25項石油安排承包商,以培養成本醒覺思維,以在上游業務環境推動結構改變,從而設法削減成本及提昇效率。
這意味著要更有效地克服低油價的時刻,與其單打獨斗,不如與供應商承包商等聯手設法解決問題。國油削減資本開銷15%及營運開銷25%,若是以結盟方式進行,預料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石油價格下跌了約50%,惟國油還是與政府達致今年交出260億令吉的股息協議,僅比2014年的290億令吉少了30億令吉,而不是相應的50%,就可顯示國油在困難時期,尚不可過於放慢腳步。
另一邊廂,若是過於削減資本開銷,預料其承包商、服務及供應商等,將蒙受更嚴峻打擊,短長期來說都是不利的發展,特別是政府本打算培養更多本地的油氣服務及供應商等,以配合及支持國家經濟的發展,或是避免肥水外流,也可提供更多較為高收入的就業機會,對整體經濟發展可說是舉足輕重。
由於形勢比人強,在面對今次非常困難的時刻,國油有必要咬緊牙關,與其他油氣及相關業者一起應對,以使本地油氣業在今次的災難中的負面衝擊減至最低程度,以在今次困境中汲取教訓及磨煉,以更輕盈及更穩健的步伐,為更長期的目標而戰。(星洲日報/焦點評析‧作者:李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