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霧鎖高樓,搞到能見度大跌的關係,還是心理問題,總在懷疑自己的眼睛出問題了,否則馬幣怎麼會跌成這個模樣?
但是,只要你去鄰近的商場走一圈,看到外匯兌換商外的長長人龍,人人聽了所謂的專家勸告,急著把手頭上的馬幣換成相對保值的其他外幣,情況之窘迫就好比馬幣明天即將成為廢紙般,你就會發現馬幣貶值的現實有多殘忍。
沒多久前,我們還在熱烈討論馬幣兌美元會否貶至1997/98年亞洲金融風暴定匯的3.80關口,結果3.80才失守沒多久,4.00的城池隨即淪陷,現在居然已經貶至4.1870,幾乎印證了坊間“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說法。
馬幣現在的情況,國人沒眼看,外資更是走為上策,截至今年7月杪,外資持有債券和伊斯蘭債券比重達到2千零68億令吉,比去年7月的2千572億令吉顯著減少504億令吉,而今年首7個月,外資從馬股淨流出118億令吉,超越去年69億令吉總撤資額已是板上釘釘的事。
但是,在眾人皆棄的時候,卻有基金經理“雪中送炭”,加碼買進馬幣資產,為慘遭嚴冬吹襲的馬幣帶來絲絲溫暖。
《彭博社》整理出的基金公司季度報告顯示,今年以來,富蘭克林鄧普頓(Franklin Templeton)趁全球基金逃離之際,持續買進大馬債券,屬下多項基金總共買進96億4千萬令吉(約23億美元)大馬債券,累積總額增至231億令吉。
看在其他人眼裡,這家外國基金公司的逆向操作等同犯傻,或形同自殺,但沒有人能預知未來,誰輸誰贏現在還說不准呢?
在非常時期,流言蜚語總是不斷,孰真孰假我們又知道多少?若我們只是隨波逐流被推著走,不斷堆疊恐懼的高度,最終連我們都不敢往下看了,誰又知道底下的風景原來是多麼的美好呢?
也許富蘭克林鄧普頓在濃濃的煙霾中,看到了其他人所看不到的馬幣資產前景,因此才會選擇在非常時期採用非常手段,希望這可給其他人添加一些想法,原來除了悲觀以外,我們還有其他選擇的。(星洲日報/投資致富‧投資茶室‧文:洪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