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看淡市場因素衝擊本地產業走勢,由於擔心住宅產業單位供應過剩,特別是分層產業,業者開始削減推出待售房產單位的數目。在二手市場,有能力握持產業的屋主,有者選擇暫不出售,待市場因素較明朗才做決定,以便賣得更好的價格。
在產業買賣市場,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受到多項負面因素的影響,市場顯得非常淡靜,成交個例相應減少,可能需要帶不少顧客看屋,才能敲定一宗產業買賣。
話雖然這樣說,售屋廣告的掛價似乎沒有明顯調低,即使有也只是微幅下調,這使到有意購買產業的市民感到相當無奈,就算減價2%或3%也是一筆錢,至少可以做為購買產業的律師費、印花稅等開銷。
基於二手產業轉手交易是自由市場,交易價的敲定主要以買賣雙方、願買、願賣為基礎,只要過了有關方面估價這一關,基本就可以落實。因此,交易價會有落差是常有的現象,沒有很嚴格的標準。
對買家來說,如何在淡市中尋求理想房產;對業主而言,如何物色到好的買家或租戶,這是一門不簡單的學問。除了靠產業經紀的推銷,可能也需要一些運氣,在機緣巧合中促成交易的情況,可以說相當普遍。
有些人就是在幾天的公共假期中,遇上理想的房產,在這段期間,有些人回鄉或度假去了,沒有留意售屋廣告,恰好你看中其中一間,這並非不可能的事,正所謂“是你的、就是你的。”(星洲日報/財經小品‧作者:鄭碧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