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銀行財團——馬來亞銀行都不敢逞強,將貸款成長預測下調,另有數家銀行裁員瘦身,以準備應對任何逆風,經濟前景及市況,看來實是不容樂觀。
馬銀行今年次季淨利僅微增,同時高層不看好下半年表現,包括將全年貸款成長預測,從之前的9至10%,下調至8至9%。雖然是區區1、2%,惟馬銀行龐大貸款額來計,也不是個小數目。
銀行主要通過貸款賺錢,那有銀行有錢不要賺的道理,所以,削減放貸額賺少錢,主要還是國內外經濟情況充斥諸多不确定因素,使銀行老大也不敢冒太高風險,特別是近年來對國際貿易活動的預測趨向保守,以避免日後遭受任何全球經濟大浪衝擊。
銀行業是經濟起落最主要風向指標,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銀行業作業態度謹慎,大家可要調節生活或經營開銷,未雨綢繆,準備渡過可能來臨的經濟難關。當然,若是經濟實力派,卻可是投資擴充爭奪市場最佳時機。
銀行業瘦身方面,聯昌集團實是做得最快,它早在一年前已開始裁退數千名員工、接著是興業資本據說要裁2千700人、接著市場盛傳艾芬控股也要裁員。
值得一提,就是裁員的3家銀行,都是在過去一、兩年進行過併購擴展業務,如聯昌集團收購蘇格蘭皇家銀行的亞洲業務、興業資本併購僑豐投資銀行,艾芬控股則併購黃氏發展證券投資銀行等。相信在目前市況里,併購活動,反而使它們出現人手過剩窘境,惟有忍痛裁員,先行求存為妙。
銀行業為經濟的“溫度計”,最近季度整體銀行業業績表現平平無奇,就是向市場發出謹慎的訊息,市場各行各業也應捫心自問,面對任何可能涌現的逆境,是否已經做好準備。至少持有居安思危的準備,才是上策。( 星洲日報/財經小品‧作者:李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