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公佈的第三季經濟成長達4.7%,“剛好”符合市場預期。
第三季經濟成長雖然是2013年以來的最低季度紀錄,但相對週邊經濟體,依然表現穩定,在國內投資和消費雙雙減緩之際,協助經濟回穩的最大功臣是誰?
出口成長功不可沒。
官方數據顯示,第三季淨出口扭轉跌勢,從第二季的下跌10.5%轉為第三季的增長3.3%。出口需求回升,電器電子增幅從第二季的4.5%大幅提高到10.3%,帶動製造業第三季擴張4.8%,抵銷服務業增長減緩至4.4%的衝擊。
不過,別開心得太早,出口的“改善”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製造業成長,主要是馬幣走跌,推高出口總額。若以美元為準,出口其實在9月時連續下跌11個月,單單9月就猛挫18.8%,延續8月滑落18.5%的跌勢,顯示出口需求依然呆滯。
而且,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連續第七個月下跌,從9月的48.3降至10月的48.1,顯示全球需求減緩,都可能影響出口成長回軟。
慶幸的是,不少經濟學家都認為,全球經濟明年展望依然樂觀,相信可以帶動大馬製造業的出口。其中,馬幣處於17年新低,近來一路滑向4.40令吉水平,這也可能繼續吸引外國商家採購價格相對廉宜的大馬物品。
在美國與中國兩大出口市場中,隨著聯儲局部署收回過去幾年釋出的資金,美國經濟顯然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中流砥柱;至於中國,雖然正處於經濟轉型的艱難時期,常年成長率可能跌破關鍵的7%,但在財雄勢大的政府護航下,出口和投資兩大經濟引擎繼續穩定向上。
可是,今年前幾個月的出口跌幅驚人,因此雖然後來急起直追,全年出口仍無法擺脫頹勢,預計增幅可能不到1%。不過,經濟學家有信心,出口成長引擎啟動後,動力可望延續至明年,他們估計2016年出口成長略為回升至4%左右,甚至有機會追趕2014年創下的5.1%紀錄。
隨著對外貿易改善,第三季相對疲弱的國內指標可能回彈,第四季經濟成長其實有機會再挑戰5%關口。
在政府積極推動下,第三季建築業因土木工程及專業建築活動推動,而增長9.9%,遠高於次季的5.6%。8月底起,大型發展工程加快發放,相信建築業第四季成長可能突破雙位數。
不過,受消費稅衝擊,消費情緒持續疲軟,大馬經濟研究院(MIER)的消費情緒指數第三季跌至70.2點,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寫下70.6點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些衝擊可能影響私人投資的增長,顯示內需在其他領域持續改善時,可能成為經濟成長的絆腳石。
無論如何,國家銀行總裁丹斯里潔蒂在公佈第三季經濟數據時說,未來數季,國家經濟仍有能力維持目前增長率。
“大馬多元化的經濟模式可抵擋衝擊,私人業投資也持續正面發展,此外,穩定及健全的金融體系可扶持私人投資及消費。”
經歷有驚無險的第三季後,經濟接下來會怎麼發展,實在令人玩味。(星洲日報/焦點評析‧作者:王寶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