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週六的早上,新聞媒體乃至出席大馬伊斯蘭金融教育國際中心(INCEIF)的畢業生乃至家長,可以感受到INCEIF名譽校長兼國行總裁丹斯里潔蒂,一圓10年美夢的愉悅欣喜心情。
那大約是10年前一項培訓金融人才的決定,造就了桃李滿天下的伊斯蘭金融人才,而且更遍及全球40個國家,當然值得慶賀與欣喜。
潔蒂當天笑容洋溢、心情輕鬆的為第七屆畢業生頒發各畢業文憑。她過後受詢時愉悅的表示:“這是奇妙的成就,10年的美夢終於成真”。
當時,大馬要打造成為伊斯蘭金融中心,卻苦於這方面的金融人才不足。國家銀行因而在10年前,設立了大馬伊斯蘭金融教育國際中心(INCEIF),這項長遠人才投資,終於結出纍纍果實。
潔蒂形容,上述成功不僅僅是培育伊斯蘭金融人才,也專注於這方面的研究,目前大馬已立於伊斯蘭金融研究的前線,這也獲得世界的認同。她說,伊斯蘭金融將繼續成長,而且成長的層面也走向全球,我國將成為伊斯蘭金融全球樞紐。
該屆總共有248名大學畢業生畢業,其中12名獲伊斯蘭金融博士和35名碩士、25名伊斯蘭金融科學碩土,76名伊斯蘭金融實踐碩士,另100名特許伊斯蘭金融專業(CIFP)。該屆畢業生也有些來自穆斯林佔少數的國度,分別來自加拿大、法國、挪威、印度、日本和英國。
該屆248名畢業生,連同2009年舉辦畢業典禮以來應屆畢業生,使畢業校友增添至1千零48名;而且,3名INCEIF校友還是直接為發行15億美元伊斯蘭大馬政府債券作積極貢獻,這也為該大學的卓越願景作註腳,該大學文化是要把人才培訓成世界級的決策者、國行總裁與人才、金融業監管者、學術界和金融專才。
若深究為何國行和潔蒂能在10年內圓夢,而且結出纍纍果實,這與金融界能夠與世界接軌的英文使用有關;是這個國際語文和商業用語,在減低不少韁絆情況下,可以專心致志向一個目標挺進和圓夢。
反觀,我國的教育大體制,卻在不斷重覆“老人、男孩和驢子”的橋段,一忽兒馬來文轉英文媒介,然後又打回原型以馬來文為媒介,現在更有人推崇單元媒介。
1979年的教育改制以前,大馬人才輩出,投入的教育資源直接育化為人才,以往交出的成績單便是一大例證。當時既注重英文,也不排除華文、馬來文與其他語文的使用與學習。
不論在國內或區域,多元已是一種趨勢,除了商業上的英文,國內的馬來文,或是華裔所用中文,印裔所用淡米爾文,正是因為多元而能百花齊放,綻放出不同的姿彩。
大馬在教育上蹉跎了近40年歲月,國行和潔蒂在10年內就可有一番不凡成就,我國還有多少個10年歲月任蹉跎?還有多少資源待浪費?(星洲日報/焦點評析‧作者:張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