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今年首9個月的經濟仍取得不俗的5.1%成長,為甚麼普羅大眾特別是城市人沒有感受到它的利惠,生活還是日益難過,素質也沒有改善?
經濟好,可是卻有很多公司裁員瘦身,特別是經濟風向球的銀行業裁得最凶,前後數以千計人被裁。
是我們的經濟結構有問題,還是當局所做的與人民或市場要的不同,這需要檢討。
政府專注在基建領域,私人界專注出口等行業,它們利益並沒有全面流到各階段領域,使較下層人士感受不到公司賺錢好處,加上馬幣貶值、許多物價及服務漲得快,購買力轉弱,屋價高企不下,供車不易,那有不叫苦的道理?
這也可能是人民或工人的工作生產力或效率有問題,使老闆未能給予太高薪酬。話又說回來,老闆也是有責任協助他們提高生產力,以便取得更高薪水應付生活。若是老闆一味採取低成本低員工、外勞的政策,勞力密集的措施,試問員工那有機會賺取更高的薪酬?
目前大馬落在“中等收入陷阱”,若要突破此瓶頸,政府與雇主實是責無旁貸,採取適度的措施與政策帶領各級員工朝向另一個層次的職業生涯,到時員工也必須加以配合,以期達到預期的目標。
雇主往往感嘆人才難找,要突破靠人才,人才是整體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惟眾所周知,政府或許多雇主眼光短淺,愛外勞多過愛人才。大馬人才外流嚴重,卻讓數以百萬計的勞工進入大馬職場,在此輕人才重勞工情況,要轉型至先進國的機率有多高,大家心裡有數。
長期而言,國家著重良好的教育是至關重要,沒有良好教育或比另人更好的教育,如何來推動未來的國家與經濟。
股市為分配財富的其中一個主要場所,它也反映出國家經濟表現的借鏡,人民投資股票或其他增長財富工具或領域少了,投資賺取的財富機會也跟著少了,沒有與經濟一起增長,這也可能是許多沒有投資的人,感覺生活素質跟不上經濟步伐個中原因。
根據股市前輩披露,在80及90年代,散戶在馬股佔了約7、8成,如今卻降至1、2成,在此股市領域,散戶或普羅大眾在財富分配中少了許多。
有關當局也有必要檢討,為何散戶退步馬股,並給予適當措施吸引更多的散戶投資股票,及如何保護它們的血汗錢投資,特別是避免還沒投資熟練就被淘汰出局,對整體股市長遠發展也是不利。
雖說馬幣匯率走貶造成進一步的壓力,不過,若是經濟好,國家生產力強、各層面均衡發展良好,馬幣將是面鏡子,到時你要馬幣貶跌都幾難。
政府諸公,經濟成長良好,人民卻是怨聲四起,事出必有因,實有必要時想辨法加以糾正。(星洲日報/焦點評析‧作者:李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