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都聽說投資要長期,但長期到底是多長?
在一個座談會上,有一主講人表示,長期最少都要3年,畢竟3年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是很多投資工具的標準,但要說真正的長期,是代表“有多長就多長”。
3年,對絕大多數“活在當下”的現代人而言,已經是個遙遠的概念,3年已經可念完大學,或者說,去年底之前,油價都還在每桶100美元以上,現在卻只在每桶50美元以下,對大多數人而言,這長期未免太長了吧,何況是有多長就多長?
然而,數據顯示,長期投資者賺到錢的可能性,都比短期買賣高,更好的是,長期投資可省下市場波動時必須承受的心理壓力。
這些訊息都不是新鮮的事,市場人士都在灌輸投資應該以長期為主,但為何大多數投資者還是希望可以從短期投資項目中賺錢呢?
媒體或許難辭其咎:港劇不常上演有人因為炒股而一夜致富,或是主角買下的股票一天翻倍的劇情嗎?
聽起來很諷刺的是,大人不斷向小孩表示電視世界是假的,自己卻沉淪在這些由“一群人”創造出來的世界。
有人會說:“我聽誰誰誰說,他因為買甚麼甚麼股票,賺了一大筆。”或許吧,可這位誰誰誰虧錢的時候,他會告訴別人嗎?
投資的重點應該放在一個長期目標上,比方說,存一筆錢退休。指望買賣股票在短期內帶來超高回酬,那不叫投資,充其量,只能稱為投機而已。(星洲日報/財經小品‧作者:陳林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