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馬發展有限公司(1MDB)今時今日的“火紅”名聲,資產買賣價值相差逾21億8千萬令吉,哪有不引起各有關方面的置疑甚至窮追猛打的道理,反而若是沒有引起關注,才令人感到奇怪與擔憂。
一馬發展為政府擁有的獨資子公司,涉及人民大眾的納稅錢及公眾利益,一舉一動受到監督與追究,也是合情合理合法之事,以鞭策它的施政更為透明、及向人民有所交待。
事緣,一馬發展在去年最後一天,宣佈以74億1千萬令吉代價,脫售旗下馬來西亞城私人有限公司的60%股權給依斯干達海濱控股和中國鐵路工程集團(馬)有限公司(簡稱中鐵)的聯營公司。
但中鐵在本月3日向香港交易所呈報的價格,卻僅為52億2千800萬令吉,比之前宣佈價格,少了逾21億8千萬令吉,即刻引來市場及反對黨的置疑與追究。
根據一馬發展對此事件的解釋,整個大馬城私人有限公司的土地估值定在123億5千萬令吉,若是60%股權就是74億1千萬令吉沒錯。
作為上市公司,中鐵有必要向香港交易所呈報,即它的52億2千800萬令吉,並不是簡單算出的74億1千萬令吉的土地銷售估值,反而是它為大馬城計劃的淨股份價值,後者是納入了一些假設作出,包括在完成交易期間——2016年1至6月的洽商考量在內。
這裡得到一個簡單的結論,這主要是雙造(一馬發展與中鐵)是以不同估值方式評估價值,即一馬發展講的是土地銷售估值(LAND SALE VALUATION),而中鐵則說的是該計劃的淨股份價值(NET EQUITY VALUE)。
一馬發展在解釋中也提到,在2016年1至6月之間的洽商期間,74億1千萬令吉的土地銷售估值是可能會調整的,這包括胥視大馬城的部份債務是否可以轉移給財團、搬遷現有設施的承包費用及大馬城伊斯蘭債券的價格等而定。
隨著汲取今次甚至是以往種種經驗,一馬發展對任何新發展和疑問,應更具透明與敏感度,以厘清及減少市場可能的種種臆測與置疑。
(星洲日報/投資致富‧投資茶室‧文:李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