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3月,消費者唉聲嘆氣,老闆眉頭深鎖,人民的錢包再度被剝削。
油價下調的喜悅還未來得及擴散,即被25公斤裝麵粉津貼取消及調整酒稅的消息打擊,讓民眾不得不看緊錢包消費,儘量與“麵粉”和“酒”劃清界限。
酒精飲品漲價,人們可以少喝,從中降低這項支出。但對於利用麵粉為主要材料的麵包、糕點、麵食及印度煎餅及其他食品,即使漲價,相信很多人都難以割捨。畢竟它們已在大馬人的味覺裡紮根,少了一種都顯單調。
大馬人的餐桌上,從早、午、晚餐到宵夜都離不開麵粉制食品,大概是除了米食、雞蛋及肉類,深入各階層生活面最廣的基本食材。一旦漲價,牽涉的不只是供應商、麵包店、熟食業者,連人民的餐飲費也難逃漲勢。
這讓好不容易從消費稅、過路費上調、電費調漲困境中走出來的人民再次陷入“月光光心慌慌”的生活壓力,承受另一波漲價之苦。
開銷再度超支是月光族最擔心的事,大馬有太多美食誘惑,從街邊的嘛嘛檔到五星級酒店,都有令人食指大動的理由,一般人要抗拒這些誘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所謂民以食為天,吃吃喝喝就是生活的動力及養分。如果說,以後我們每吃一樣東西或小酌一杯,都要事先掂一掂口袋裡的錢,或者是量一量錢包的厚度,那麼再好吃的東西也會因為生活壓力而變得索然無味,難以安心下嚥。
若未來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過著這種生活壓力凌駕於口腹之欲的日子,怎不讓人心慌。( 星洲日報/財經小品‧文:郭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