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個公園,看到狗主牽著一隻雌狗;那狗痴肥得緊,爬上不算陡峭的山坡,已氣喘吁吁。
這一幕讓公園晨運者看了,感覺使女狗主怪難為情的,以後接連幾天,再也難看肥狗的蹤跡!
不管任何生物,“飽食終日、無所事事”並不是好事;中文的“活動”字眼,也淺顯易懂,即要活就要動,才能呈現勃勃生機,活力無限!
尤其人在30乃至35歲,身體新陳代謝放緩,這時能投資一些時間,做好健康與體重管理,透過持之以恆之運動,配合規律飲食與作息,可防身體肥胖乃至後半生疾病叢生。
很欣喜的看到,以往被人民普遍數落,未克善盡“人民褓姆”本份的大馬警務人員,在個別地區已展開了“減重計劃”,期許體態輕盈而更能改善效率。上述減重計劃,不僅不應只限武吉安曼區,應擴大至全國警隊裡。
除此,消防拯救局、關稅局、移民廳、各地方政府、州政府等整個公共領域,動起來的力量與所帶來效應是驚人的。
我國近60%人口處於肥胖與痴肥之間,當中公務人員更不乏為組成的部份。這個大區塊動起來,總是對人民有福的事,適當的參與運動讓頭腦更清晰、睡眠素質更佳,更能專注工作,公務人員缺勤次數減總能提昇效益。
公共領域可參與的運動項目很多,可以是足球、羽球、乒乓、藤球乃至跑步、游泳等。持之以恆練習久了,或者恢復求學時期的功力後,不但可參與警隊間、部門間乃至整個公共領域體系比賽,乃至與私人界進行比賽,從運動、比賽間的交流,乃至縮短與民間差距。
我國運動人口偏低,處於人口的一成至三成而已!公共領域乃至全民動起來,絕對有助增加運動人口,處於內需放緩的今天,啟動“運動經濟學”路途雖因運動人口小而嫌遙遠,然而有規劃和原景,配合毅力、恆心終能達標。(星洲日報/財經小品‧作者:張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