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投資,可說是當今備受推崇的投資法則,也被不少投資大師喻為投資“正道”;然而,一些上市公司告訴我們,基本面其實也未必100%可靠。
在資訊蒐集過程中,年報和財報是基本面投資者最重要的資料來源,一切與公司有關的實用資訊與數據,都能在年財報中找到,說相關報告是左右投資者做決策的關鍵,也不為過。
正因如此,當年財報中的資料和數據也靠不住時,問題就大了。
過去兩週,許多馬股上市公司陸續公佈了2015年賬目稽查結果;一如既往,絕大部份公司的賬目都輕騎過關,但也有小部份公司遭稽查師攔下,賬目問題也因而被公開。
其中,龍籌股中國歐華(CNOUHUA,5188,主板消費品組)就被稽查師揭發其過去3年一直記錄在資產列表中的一筆高達1億1千800萬人民幣的預付款,能否收復其實存有疑慮。
有關預付款是中國歐華為一項價值1億3千200萬人民幣的資產收購計劃所支付的預付款,更糟的是,稽查師直言有關資產未經獨立專業估價師的估值,值不值上述購價也有疑點。
另一家賬目出錯的上市公司則是中央工業(CICB,8052,主板工業產品組),稽查師在報告中指出該公司庫存價值被高估了1千零77萬458令吉;換句話說,賬面上的庫存值無故多出千萬令吉。
為此,中央工業決定註銷被高估的庫存價值,這也造成該公司去年慘虧1千164萬令吉。
賬目出於人手,不管有心或無意,偶有失誤其實在所難免,也可以瞭解;但是,投資者最感困惑的是,在賬目出現巨大紕漏後,有關公司常都不會繼續發佈跟進消息,許多個案更在進行註銷或撥備後即從此不了了之,不但沒人須負責,相關損失也十之八九無法追回。
最佳例子是幾個月前被發現賬目嚴重出錯的昱登尼(WINTONI,0141,創業板科技組);財報顯示,該公司截至去年6月杪每股淨有形資產仍高達64.4仙,但到了同年9月杪,所有資產竟已不翼而飛,更甚的是該公司至今沒給任何交代,當局亦沒表態。
試想,你根據財報顯示的每股64.4仙資產值購入股票,卻在幾個月後得悉公司資產已完全不見了,原因不明,有關公司絕口不提,當局也沒反應,你將作何感想?
賬目乃上市公司的基本資訊來源,也是最不該、不能出錯的部份,監管單位必須加強對賬目的把關,擬定更嚴厲的條例,如加重做假賬的刑罰、要求發佈更多跟進資訊、讓稽查師背負更大責任等,力求降低賬目出錯幾率和相關破壞性。
“假賬”風險,完全不該被視為一種理所當然的投資風險。不是嗎?(星洲日報/投資致富‧投資茶室‧文:李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