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到海外上市,是否真会有更好的表现?
远的不说,就近期发生的两起事件来看,答案是未必。
先说上月杪成功在马股次级上市的顶级手套(TOPGLOV,7113,主板工业产品组)。
顶级手套是在今年3月首次提出在新加坡次级上市的计划,然后在短短3个月后顺利登陆新交所。不过,股票表现却平平无奇,不但交投稀少,股价也持续低于上市时的参考价。
当然,次级上市的目的是吸引更多元投资者,藉此提升现有股东价值,这些好处未必能反映在短期股价走势上。
不能否认的是,即使在海外上市,股票估值未必能获市场重估,毕竟最大关键依然是基本面,市场不可能纯粹因一家公司在两国上市而给更高估值。
另一事件则是近期建议在香港交易所提出私有化的殡葬服务供应商富贵集团(Nirvana)。
富贵集团曾是马股上市公司,但在2010年被大股东丹斯里邝汉光以每股78仙私有化,并于2014年转战香港交易所。不过,资金汇聚的香港似乎也无法让在大马失意的富贵集团发光发热,该公司股价在香港上市首日即暴跌90仙或30%。
转战香港短短18个月后,富贵集团前周意外再喊私有化,以每股3港元(相当于上市价)展开私有化。
这事件反映出香港虽贵为知名金融枢纽,却未必能让所有上市公司都有好表现,实际情况甚至可能相反,毕竟资金汇聚处竞争自然更激烈,要在如此严峻环境中赢得投资者青睐,其实比在马股还要难得多。
在马股,我们不时会听到一些上市公司抱怨自己的股票不被投资者青睐,也有一些公司因而下市求去,扬言会到海外找寻更懂得欣赏公司价值的地方上市去。然而据观察,许多公司之所以不受青睐,本身也难辞其咎。
许多公司并没有很认真地与投资者沟通,或者迟迟无法改善业绩、派息和股票流通量方面的缺点,使股票缺乏吸引力。这样的情况下,投资者拒绝参与投资、造成股票被低估,其实是很合理的结果。
更何况,对比其他大型股市,马股仍是个相对简易的市场,投资条件杰出的公司其实不愁没人捧场,投资者一般也愿意给予合理估值,毕竟市场规模不大,珍珠不可能永远被当鱼目。
小池里斗输鱼虾,转战大海能独占一席海域吗?
请思考。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547377/%E6%9D%8E%E4%B8%89%E5%AE%87%E2%80%A7%E5%A4%96%E5%9B%BD%E6%9C%88%E4%BA%AE%E6%9C%AA%E5%BF%85%E5%9C%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