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銀行業掀起改革巨浪,後金融風暴銀行業領導力(Leadership)出現巨大變化,國內4大銀行集團掌舵人相信尋找業務增長點、自我區別、成本管理和平衡利害關係等將是未來銀行業領導的重心方向。
非金融業務挑戰銀行傳統業務
馬來亞銀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組)總裁兼首席執行員拿督阿都法立早前在出席《第18屆大馬銀行峰會》後表示,自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後,銀行業出現顯著的變化,其中流動性和科技崛起使得非金融業務開始挑戰銀行的傳統業務。
“這些都將對我們的營運方式和競爭力帶來衝擊,因此我們需要準備就緒變得更好,並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因此,他列出CEO優先考慮的4件事,即規模及業務範圍(Scale & Reach)來尋找增長點、價值(Values)來與其他競爭對手進行區別、保衛(Safeguard)成本不會損及競爭力,以及推動創新(Innovation)來促進業務增長。
積極創造和維護企業形象
大馬渣打銀行董事經理兼首席執行員奧斯曼則指出,國內銀行市場趨向成熟,加上國內市場非常擁擠,各方為爭奪流動性不惜犧牲賺益,未來管理層將面對如何在嚴格監管的環境中取得增長和獲利的問題,因此需在業務增長、股東回酬和責任履行上取得平衡。
“同時,全球金融風暴後,許多人都認為銀行賺太多錢了,對銀行心存懷疑,因此我們需要扭轉人們對銀行的印象,積極創造和維護企業形象。”
他認同銀行應與競爭對手進行區別的看法,但相信企業的中心價值將是最佳的區別方法,通過創造企業身份來培養用戶的忠誠度。
科技和人力資源短缺
另一方面,大馬花旗銀行首席執行員桑傑夫說,未來2至3年,全球銀行業將繼續面對資本要求等監管壓力,並預見監管力度將不會有所鬆懈,而區域經濟快速增長、財富累積迅速和消費者對科技接受度提高等趨勢存在,將進一步突顯科技和人力資源短缺的挑戰。
“因此,管理層需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利用有限的成本來創造最高效率。”
他說,銀行業應摒棄基準的概念,不應視其他銀行有效的措施視為典範,需要尋找出最適合企業基因的方式來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此外,我們也應與科技做好朋友,透過科技的幫助來重新創造效益。”
領導人需具備敏捷思維
最後,大馬銀行(AMBANK,1015,主板金融組)集團董事經理拉瑪穆迪認為,現在的領導人需具備敏捷的思維,才能在消費者、雇員、股東和監管單位等利害關係取得平衡。
“舉例說,以前銀行的分店將是為消費者解決問題的地方,但現在消費者可透過自動轉賬、電子銀行或流動銀行等服務自行解決問題,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確保他們無縫銜接,否則客戶將蟬過別枝。”(星洲日報/投資致富‧6月精彩‧文:洪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