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故事

聰明消費‧快樂理財

Tan KW
Publish date: Mon, 23 Feb 2015, 11:05 AM

 

2015-02-22 19:00

  •  

看到花錢理財的主題,讀者或許會立刻聯想到“又是要叫我們買必要的,不買不必要的。”確實,保住財富的最好法則就是放棄奢侈的享受,但這樣死守財富,到最後值得嗎?

 

  • 保住財富的最好法則就是放棄奢侈的享受,但這樣死守財富,到最後值得嗎?(圖:星洲網)

港劇裡說“人在天堂,錢在銀行”不是不無道理,人撒手人間後甚麼都帶不走,過份執著於金錢,或許會使人對生活感到不安,又或者活的過份拘束,到最後根本享受不了生活,更別提快樂。

 

在經濟學中,最基礎的理論就是要把擁有的資源最大化,把這套在花錢上,最經濟的花錢方式,就是把花錢後得到的利益最大化,而花錢最大目的是甚麼呢?

在這個基本需求都滿足的地方,花錢,最大的追求是為了快樂,得到滿足感。

吃經濟飯和韓國餐都可填滿五贓廟,但人們會選擇韓國餐理由有很多,可以是為了口味及氛圍,哈韓或純粹嘴饞,而這一切到最後,都會轉換成快樂。

 

快樂最大化

所以說,在花錢理財的問題上,不應該只注重與該花或不花,人們也應該注重在如何把有限的資產(也就是錢)最大化,得到最高的回籌,這才是真正的不浪費。

心理學家鄧恩、吉爾伯特及威爾遜就曾為花錢做研究,探討人怎樣花錢,才可把快樂最大化。最後,發表了一篇名為“如果錢不能帶給你快樂,那或許你不懂得如何花錢”的文章。該文章提供了一些建議,教導人們如何用一樣的金錢,買到最大的快樂。

在做好財務規劃後有剩下的可支配收入,應該要怎麼花才可得到最多的快樂呢?

本期《投資致富》,要說的不是不買必要的,只買必須的,而是要與讀者分享,如何可以將花的錢價值最大化。

 

買的是快樂經驗

兩年前去的1千令吉巴厘島漫遊跟兩年前買的1千令吉名牌包,你對哪一個的印象比較深刻,而哪一個到現在還帶給你快樂呢?

答案絕對是巴厘島漫遊之旅。

兩年前的旅行,到今日還意猶未盡,兩年前買名牌包的快樂,早就忘得一乾二淨。

 

物品新鮮感很快蕩然無存

人們對經驗的快樂會有特別長是因為經驗不斷在改變,而人會珍惜不斷在改變的東西。反之,物品的不變性很快就會讓人習慣,新鮮感很快就蕩然無存。

一個名牌包在買入時覺得快樂,在第一個星期使用時仍然會覺得快樂,但久而久之就會失去新鮮感,變成另一個手提帶而已。

而且,把物質享受升級還有一個副作用,就是會把人的渴望晉級。

比方說一個人把衛生間升級,人很快就會習慣這比較漂亮的衛生間,但衛生間卻會令個人覺得房子的其他地方與衛生間格格不入,而需要用更多錢去升級房子的其他部份,這會讓人對物質上癮,而不斷地去填補空洞,讓人更不開心。

 

經驗快樂不隨時間而逝

相對而言,經驗的新鮮感是不會隨著時間而逝,因為每一次的經驗都不一樣。

有些人可以舊地重遊幾次都不覺得厭倦,經驗就如一本好書,每次重讀都有不同的體會。

所以,如果你準備了一筆錢要慰勞自己,用那筆錢去買經驗得到的價值絕對比買物品好。

 

買前比三家
買後別比較

在理財上大多數人會建議在購買商品前貨比很多家,在找到最好的商品後才買,這樣就可以確保自己不買錯商品,在付錢後才覺得後悔。

貨比十家絕非壞事,這樣就可以提防自己掉入行銷圈套,有些產品在廣告里說得可飛天遁地,但用起來其實也不過如此。

除了避免掉入行銷圈套以外,貨比貨也可確保買家可以以最低的價格買到最好的東西。

市面上的保險機構產品都大同小異,但價錢卻可以有很大的差別,如果沒有做好市場調查,最後或許會以多上20%的價格買到一樣的保障。

但是,貨比貨的行為應該僅限於在買入前,若已付款,那就應該控制自己的“求知欲”,停止一切調查。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經驗,為買一台手提電腦,在比較了數家店面後決定與A店家購買,因為A店家的價錢最便宜,而且贈品也不錯。

 

雀躍心情一掃而盡

原以為自己撿到便宜貨,但在付錢後發現B店家其實比A店家便宜,原本的雀躍心情都被一掃而盡。

尤其在網絡世界,商品琳瑯滿目,只要一翻頁面,或許就可以看到同樣的商品但價錢比較便宜。

價值是非常個人的東西,只要自己喜歡,那他在心中的價值就是最大化。如果在買入後做比較發現自己的決定有誤,那只會減低該產品之前在心中的價值,卻也不能做甚麼。

為不掃興,人們應該在買到一個商品後絕對不做比較,這樣可保持該產品在心中的價值。

但那也不表示人們應該不做比較,反而應該在事前做完全的準備,而且做調查的時間越長越好,因為期待會讓人更快樂。

 

有計劃消費
物超所值

非常衝動地買一台手機,或者非常有計劃地買一台手機,哪一個會為帶來更高的價值呢?

答案是很有計劃地買一台手機。

非常衝動地買一台手機,得到的價值包含刺激感、還有那台手機的實用價值,而有計劃地買一台電腦,得到的包括期待的感覺及買到時的滿足感,而得到手機後的實用價值是一樣的。

為甚麼蘋果會在月前公佈新的iPhone手機,而不悄悄地運到每個店家後直接發佈,讓所有的人可以立刻一機在手呢?

因為這可令人們對該手機產生期待感。

小米的“饑餓行銷”也是另一種創造“期待感”的方式,正因為買不到,而期待自己可以有機會把它握在手上,欲擒故縱。

人類在思想上是有絕對偏誤的,人們很難可以分開“期待感”得到的價值與物品“實際”的價值。

手機是一樣的,但得到的方式可以讓其價值有所不同。

所以,若要以一樣的價錢買一個貨品,最好的方式是延遲購買,這樣可以以一樣的價錢,得到更高的價值。

除了更高的價值以外,延遲購買更符合理財觀念。

很多人在血拼時看到漂亮的裙子,就會義無反顧地“先上車後補票”,但買到回家後發現其實也沒那麼漂亮。

 

不衝動
花錢更精彩

延遲購買,除了可得到“期待”的價值以外,還可以讓消費者更清楚自己要甚麼。三度回首,第三次見到該裙子的時候或許就會覺得其實也不怎麼樣而省下一筆,當然,這也可以防止自己掉入信用卡的債務當中。

就如鄭秀文《不要驚動愛情中》唱的“愛被馴服過更精彩”,不衝動,花錢更精彩。

 

消費的量與質

一個月200令吉的犒賞膳食費,應該分每星期50令吉吃點好的,還是一個月吃一餐豪的呢?

經濟學的“邊際效益”告訴我們,在到達門檻後,每一令吉的花費,不會得到一令吉的快樂。

比方說,50令吉的晚餐可以給予50分的快樂,若每令吉給予的快樂是相等的,那200令吉就應該給予200分的快樂,但滿分只有100分。

吃東西的經驗其實非常貼近生活,吃50令吉的韓國餐,其實和吃200令吉的高級飯店自助餐,在實際價值上其實沒有太大差別,只是因為少吃自助餐而把自助餐化為一種有新鮮感的“經驗”,加上有期待的感覺而覺得比較有價值。

就算加上新鮮感及期待感,感覺頂限只能到100分,賦予一樣的成本,但4次好餐在一個月可以創造200分的價值,“量”其實好過“質”。

雖然如此,也不可以因為“量”而完全放棄“質”,買100件便宜但不喜歡的衣不會比一件你喜歡的快樂,重點還是需要放在個人對該商品的價值觀上。

 

施比受
更滿足

耶穌說:“施比受更為有富”,在冠上出處後這句話聽起來就充滿宗教色彩,但撇開宗教不談,學術研究也顯示,施比受真的更為有富。

根據一項實驗,研究人員把5美元及20美元分別給600個人,同時規定他們必須要把錢花在別人或自己身上。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文化背景或膚色,把錢花在別人身上的受訪者明顯比把錢花在自己身上的人快樂。

在另一個調查里,研究人員收集了多人的月支出及快樂指數後做出分析,發現在月支出中沒有做善事的人在快樂指數上沒多大差別,而有做善事的人明顯比沒做善事的人快樂。

鄧恩、吉爾伯特及威爾遜認為,因為有做善事,這些人往往更肯定自我,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對這個社會的整體價值有所提昇。

20令吉買一個不痛不痒的新手機殼或許會帶來短暫的20令吉快樂,但把錢花在別人身上得到的自我肯定價值絕對不只值20令吉而已。

下次在離開餐廳時,看到那些散錢猶豫是否應該給小費之際,記得,那一兩令吉的付出,可以帶給你更多的快樂。

 

保修越多越好?

“先生,你要買1+2的保修延期嗎?這樣你就可以無後顧之憂地使用你的產品了。”

市面上,很多產品都有提供保修延期,而也有不少人為保險寧可先出一筆費用,買一個無後顧之憂。

依照心理學的角度,買產品的保修是為了避免在失去該商品後會感到後悔,所以可以說買保修延期的價值在於預防失去的感覺。

但其實需要那麼長的保修嗎?

如今科技產品日新月異,一個產品或許在一年內就被淘汰了。

根據Euromonitor的數據,大馬人平均21個月換一台手機、兩年換一台平板電腦及相機,3年半換一台筆記型電腦。一些比較好的品牌本身就會提供2年的保修期,以多20%的售價買保修,其實並不大需要,因為在產品壞之前,或許你已不想使用它了。

而且,根據鄧恩、吉爾伯特及威爾遜的研究,其實人在真正地失去後,往往比他們想像的好過,所以“預防失去的感覺”的價值,其實與價錢不成正比。

所以,在下次買保修延期前可以想想,你真的會使用這台筆電4年嗎?

 

越有錢越快樂?

“錢可不可以買到快樂?”

這向來都是很多人喜歡爭執的話題,錢或許買不到真心的朋友、買不到真心的情人,但錢可以給予快樂的條件。

 

錢給予快樂的條件

無論是否接受,但錢在這社會,確實是快樂生活的基礎,人在獲得了基本的生活條件後才可以活出自我,而在當今社會,錢就是給予生活基礎的一個重要因素。

但錢可以買到的快樂是有極限的。

根據斯堪地亞集團對13國的研究,年收入17萬1千美元後生活就不會得到更多的快樂,反而會越不快樂。

17萬1千美元是個很大的數目,但這數據只為表現,不是越有錢就越快樂。

過份地追求財富,只會變成一種執著,讓自己更痛苦,而享受不到金錢帶來的快樂。

 

結語:

人在給予自己生活基本保障後應該也以擁有的資源給自己快樂。偶爾的小幸運,好好地犒賞自己,才會讓自己不枉此生。

理財不只是囤積財富、或錢滾錢、或不花錢,理財應該是如何把自己的金錢最大化,帶給自己最有價值,而非最有價錢的人生。(星洲日報/投資致富‧新春理財‧文:陳林德)



點看全文: http://biz.sinchew.com.my/node/110632?tid=8#ixzz3SX9Gxaqy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