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故事

金融科技浪潮来袭(第二篇)|战略合作 交换优势‧ 传统新创金融相辅而行

Tan KW
Publish date: Tue, 05 Oct 2021, 07:20 AM
S

随著国家银行在2020年杪公布正式的数字银行执照框架政策文件后,各路财团纷纷联手组团加入这场争夺战,除了本地的企业外,申请者甚至有来自海外的企业。

截至截止日期,国行总共接到29份申请书;战况非常激烈,大家都很期待数字银行能把大马金融科技发展带到新的高度。

国行共接获29申请书

国行透露,这29份申请书中包括银行、工业财团、科技公司、电商公司、金融科技业者、合作社和州政府等。

虽然数字银行的执照是在明年才公布,但多个国内外企业蜂拥加入争夺数字银行执照的战围,反映出数字银行的巨大潜力。

据悉,确认已加入数字银行执照申请战局的包括亚通子公司Boost Holdings私人有限公和兴业银行、永旺信贷、亚航集团子公司BigPay、Grab和新电信、奕丰集团(iFAST)及99Speed Mart创办人李良华等人组成的财团等等。

为衰弱银行业提供先机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 E C D)指出,自2007至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银行业一直面临低利率、去杠杆化和/或低信贷增长、监管和合规要求增加以及声誉受损等问题,随著这些威胁的出现,近年来银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

该组织认为,尽管银行努力适应数字化的改变,但金融科技的竞争对手正在蚕食银行的传统业务。在供应方面,新的竞争对手能够使用可编码信息来削弱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不过,该组织补充,数字化的颠覆使银行业者通过克服信息不对称,透过使用大数据、AI/ML技术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提供用户友好的消费者界面和更高标准的服务来普遍提高效率和服务,最终可取代过时的技术。

为借款人提供更多便利

另外,新技术的使用对市场参与者的福利具有重要意义,这可能有助于降低贷款、支付系统、财务咨询和保险方面的金融中介成本,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

“通过在线发起技术,金融科技公司可以为借款人提供了更多便利。”

6大合作策略

数字银行来势汹汹,引起市场的广泛讨论,不少研究机构和分析员都在探讨这波金融科技巨浪,对现有金融公司的影响到底会有多深,后者又可以采取怎么样的策略。

可建立伙伴关系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指出,一些小型的新创金融科技公司或会希望保持小规模,以免引起传统企业的过度反应,例如为一些没有银行账户的群体提供服务等等。

该组织认为,新创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企业可建立伙伴关系,彼此从中交换各自的优势。

对于现有企业方面,安永会计师事务所(Ernst&Young)就举例,现有银行业者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优势,去评估该透过怎么样的方式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

针对现有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形式,安永列出6大策略,分别是投资、合作、内部研发产品、展开拼购、联合金融科技计划、领导金融科技计划发展。

两大银行不争数字银行

显然,对于财团和企业来说,与科技公司合作是较为常见的策略,这也是为何我们看到大马许多公司近年来与一些科技公司合作,甚至有一些银行与科技公司联手组团申请数字银行执照。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作为马股的市值王及银行龙头的马来亚银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组)早前表示,无意追逐国行所发出的5张数字银行执照。

马银行:早已部署数字服务

马来亚银行首席执行员阿都法立早前表示,该集团早在2014年就已经开始投入数字化转型,目前也透过旗下的应用程序MAE提供数字银行服务,因此无意竞争数字银行执照。

透过MAE提供数字服务

“我们的数字银行之旅并不是从去年开始的,而是可追溯到2014年,我们可以选择在目前持有的许可证下引入数字银行,因此不需要数字银行执照。”

阿都法立指出,MAE不仅提供银行服务,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平台;该集团预期将会在今年杪或2022年公布更多措施和计划。

“这些是数字银行的组成部份。我们可以把这一切都放在一个子公司下,这家子公司可以在没有任何分支机构的情况下营运,人们可以开户,甚至可以申请贷款。”

马银行是在2020年10月,透过Maybank2u推出这款应用程序;其除了包含Maybank2u的功能,满足客户日常需求,例如支付账单和资金转账;还推出了新工具,协助客户跟踪支出,以及储蓄功能。

持GrabPay30%股权

《TheEdge》财经周刊透露,马来亚银行也持有电子钱包GrabPay营运公司GPay网络(马)有限公司的30%股权,和联昌银行是大马唯二持有非银行电子钱包公司的银行。

联昌:一触即通负责数字银行

除了马来亚银行外,国内另一个银行巨头——联昌集团(CIMB,1023,主板金融服务组)早期也示意,该公司和联营公司TNG数字皆未申请国家银行的数字银行执照。

联昌通过一触即通与中国蚂蚁集团联营的TNG数字,是数字支付市场领先公司之一,此前一直都获市场视为热门的数字银行得标公司之一。

联昌集团首席执行员拿督阿都拉曼在集团的第二季线上业绩汇报会上指出,虽然一触即通(Touch’n Go)未申请数字银行执照,但不排除在获得合适的合作伙伴和参数下,重新加入数字银行市场行列。

8月推首个全数字伊账户

阿都拉曼表示,该集团目前仅会专注数字化转型、引领消费者数字化转型等后端操作,数字银行这一块将会由一触即通来负责。

虽然并未进军争夺数字银行执照的行列,但联昌早在今年8月推出了该集团首个全数字伊斯兰账户——OctoSavers,专为方便新客户而设计,办理开户的过程完全在线自动执行,而借记卡将邮寄给客户,确保便捷的无网点体验。

根据联昌的文告,这项新的服务将通过利用国家银行的“电子认识你的客户”(e-KYC)指南,使线上开户得以实现,该集团通过电子方式(包括在线和移动渠道)满足其对客户进行调查。

该集团指出,这项新的服务有助于客户在大流行期间无需踏入旗下分行半步,即可办理开设账户手续,进一步保护客户的安全与健康。

大马邮政持续转型

在银行业者磨拳擦掌外,作为传统邮政公司的大马邮政也没有坐以待毙,该公司继续透过其庞大的市场占有率来进行各种转型计划,包括合理化邮局、提升运输系统、汇款服务以及与电子支付营运商合作等等。

与Ria Money Transfer合作

今年3月杪,大马邮政宣布与国际知名跨境汇款公司Ria MoneyTransfer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全国所有邮政局为客户提供便捷的国际汇款和支付服务。

通过这项合作关系,该公司的客户现在可以通过Ria的应用程序启动交易,并在大马邮政的任何一家分局以现金付款而无需填写表格即可完成交易,从而可以在柜台迅速完成,进一步体现金融科技成熟所带来的便利。

2月推新线上保险平台

作为推动无现金支付策略之一,该公司在今年2月时推出新的线上保险平台,让顾客可透过手机应用程序更新车险、缴交账单、追踪包裹详情等等。

大马邮政去年透露,该公司已拨出超过3亿令吉充当资本支出,用作未来几年的数字化核心系统,其中包括追踪系统、零售、移动应用程试及改进业务链,并计划在未来推出更多服务。

短期对传统银行冲击不大

国行即将在明年首季公布5张执照的得标者,外界预期数字银行势必将对传统银行造成一定冲击。惟分析员认为,由于规模较小,加上监管机制等,预期数字银行不会在短期内对传统金融业者造成太大的影响。

联昌研究在年初时指出,金融科技在未来1至2年内不会对银行的盈利带来显著影响,因为数字银行主要集中服务未获得银行重视的市场。

主要打击在于非利息收入

该行表示,金融科技业者或数字银行对传统银行的主要打击在于非利息收入,而这也导致过去3年(2015至2018年)银行业非利息赚益录得负0.5%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

根据国行的数字银行执照框架,数字银行旨在促进金融解决方案的覆盖率,尤其是对于服务不足和难以触及的市场。

肯纳格认为,数字银行的客户群将是专注在偏乡地区和低收入群体,以及因缺乏信用记录而被拒绝贷款的客户。

新参与者面临监管营运限制

标普全球评级(S&P GlobalRatings)在2021年4月发布了一份名为《数字银行能否攻克大马?》的报告指出,数字银行不会立即威胁成熟的金融放贷业者,因为除了必须承担更高风险的投资组合外,新参与者还面临许多监管和营运限制,例如资产上限、严格的资本要求、更高的合规性和营运成本,以及缺乏规模和客户信任。

“冠病大流行引发的信贷周期也表明,小型数字银行在危机期间维持生计有多么困难。即使所有5家数字银行都通过了国家银行许可框架中规定的3到5年的基础阶段,我们预测它们的合并市场份额也不太可能达到银行业总资产的0.5%。”

对银行业影响渐进

不过,该行补充,尽管数字银行对银行业的影响是渐进的,但因大马银行多年来一直在低迷的增长环境中营运,尤其是银行为了寻求减少债务或选择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企业客户群几乎没有扩大;在企业贷款的停滞下,促使银行专注于中小企业和零售信贷。

激烈的竞争,加上过去10年的低利率环境,导致净息差持续下降;标普预计随著数字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进入,上述情况会恶化,最终可能会加剧存款竞争并推高融资成本,最终将使银行失去手续费收入,尤其在支付、汇款、投资咨询、财富管理和银行保险等领域。

随著金融科技的蓬勃兴起,金融业进入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与过去不一样的是,目前的金融业已不再局限于传统金融服务业者,非金融背景的科创公司也能参与其中。

在金融科技发展迅猛的背景下,许多监管问题油然而生,监管当局该如何保持金融稳定度、个资以及市场竞争的前提下,不影响金融科技的发展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https://www.sinchew.com.my/20211004/金融科技浪潮来袭(第二篇)|战略合作-交换优势/

Related Stocks
Market Buzz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