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ue Investing

消失的 2020

ss20_20
Publish date: Wed, 29 Apr 2015, 09:50 PM
ss20_20
0 155
坚守长期价值投资, 催化复利累进效应, 实现财务自主与享受写意人生
Value Investing & Joys of Compound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纯粹个人投资收集与记录,且本人非专业分析员,买卖亏盈自负。
The articles here solely the collection or opinion of the author and do not repres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n investment

大馬即將在今年5月推出第11大馬計劃,這是大馬邁向先進國目標的最後關鍵5年,但2020宏願的倡議人敦馬哈迪卻大潑冷水,認為大馬將無法在2020年成為先進國。

 

這就像一列開往先進國的列車,來到最後一段路途衝刺時,卻發現目標終站已消失不見。

 

敦馬最近出席一項活動,被詢及2020宏願能否如期達成時,他表示,即使人均收入和國內生產總值(GDP)達標,大馬也無法成為先進國。

 

這是因為要成為先進國的條件是我國必須高度工業化,人民擁有高教育水平、真正的民主制度和司法公正。

 

敦馬承認,他當初設下2020宏願時,僅要大馬成為先進國,卻沒有詳細列明目標。

 

僅是口號
沒詳細規劃

這似乎意味著,2020宏願只是一個堂皇的口號,即沒有詳細規劃,也沒有明確的衡量指標,這未免兒戲,政府和人民卻喊了這麼多年,這些年來,我們一起追求的只是一個空泛的目標。

 

稍作回顧,馬哈迪是在1991年推行第六大馬計劃時,提出以“在2020年成為先進國”做為國家的奮鬥目標。

 

2020年宏願設定了9個挑戰和目標,包括打造一個共同價值觀、不分地域與種族差異,和睦共處的大馬民族(Bangsa Malaysia),建立自由開放、包容成熟、民主公平、先進和繁榮的社會等等,這都是極為崇高的理想,有如鏡花水月,和現實有太大的差距。

 

今年1月,當大馬政府因油價重挫而展開財政撙節計劃時,敦馬還表示,這不會影響大馬邁向2020年宏願。

 

如今他卻認為,此目標遙不可及,因為大馬在知識、公民意識和民主成熟度方面,無法追上先進國。

 

敦馬或許忘了,大馬的民主制度和司法公正,很大程度都敗壞在他的手裡。

 

馬哈迪的先進國目標幻滅論,也是在暗諷大馬首相納吉的經濟轉型計劃(ETP),只追求高收入和經濟成長,卻無法讓人民達到先進國水平的思維。

 

根據納吉的經濟轉型計劃,大馬放眼在2020年,達成人均收入1萬5千美元的目標,成為高收入國。

 

無論是2020宏願,或是經濟轉型計劃,都是以2020年作為驗收成果的終點。然而,在這剩下的5年多時間內,大馬能否實現2020願望,已是許多人心中的疑問。

 

尤其是當下政局紛亂,種族和宗教端極主義的陰影不斷擴散,所謂的種族融合、包容性和公平只是空中樓閣。

 

政府行政效率仍然差勁,貪污濫權和腐敗現象仍深植在制度中無法根除。每年公佈的的總稽查司報告都在揭露政府行政的瘡疤。

 

教育素質
最大阻力

大馬教育素質落後,更是邁向先進國的最大阻力。世界銀行就不斷批評,大馬的教育素質跟不上發展,甚至落後於收入較低的國家,包括越南。同時教師素質同樣難盡如人意。填鴨式的教育,也無法啟迪學生的思想和激發創意思維。

 

在經濟方面,政府一直宣稱要打造高度工業化、高科技和全球化的經濟,但至今我們只看到各行各業高度依賴外勞,從餐館、工廠到園坵,處處都見外勞蹤影,產業升級和知織經濟仍淪為空談。

 

根據政府規劃,大馬經濟必須每年成長6%,才可能達到2020年目標,但在第10大馬計劃(2011-15年),其中4年經濟只成長5.4%,而在當前油價崩跌的衝擊下,第11大馬計劃要取得每年6%成長是不可能的任務,經濟學家預測頂多是成長5.5%。

 

而在消費稅實施之後,百物騰漲,人民的生活負擔加重,而薪水卻未相應上漲,令人民深切感受到高支出的痛苦,對於高收入的願景不存期望,只能輕嘆一聲:再見 2020。

 

星洲日報 李勇堅 | 29 Apr 2015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