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正在关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将如何影响,或重塑全球贸易格局,特别是在全球供应链的模式通路改变。
中国制造成本的不断上涨,以及日益竞争的经济环境,已促使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剥离很大一部分的低成本制造业。
属如印度、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孟加拉和非洲地区国家,这些拥有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国家,都会在全球供应链中担当中国工业迁移的角色。
近期中国政府展开的“一带一路”大构思战略,配合亚投行提供的亚洲基础建设的融资方案,为全球供应链的未来地理发展方向和扩张策略,延生到亚太市场的更深层次轮廓。
提升新兴国竞争力
我们可以预计未来全球供应链的转变,将会提升新兴市场在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竞争和枢纽。
分析员指出,来自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的供应链模式正在发生转变,以适应地区经济政策的改变。
除了中国依然是全球制造业中心外,这些国家将把资金和技术迁移到东南亚、印度及其他新兴市场地区。
新兴市场发展离不开中国经济,特别是来自中国的资金投资流入,而供应链转变可为新兴市场带来契机。
巴西目前仍在努力应对通货膨胀水平和努力改革财政政策,而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债务危机正在拖累整个中东欧地区的经济增长。
目前新兴经济体的部分增长放缓,虽说是缘由中国经济放缓所导致,但在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的体制和经济基本面,还是容易受到外部冲击。
大宗商品供应不乐观
另外,大宗商品方面的供应市场依然不乐观。目前焦煤行业也正在发生剧烈动荡。
消息指一些欧洲矿商也开始关闭数座大煤矿山,以便应对难以解决的全球焦煤市场供应过剩的问题。
目前焦煤与铁矿石一样也正长期面临供过于求的问题。
由于中国需求下滑,焦煤价格从高峰每吨300美元下跌至目前的不到100美元。
而煤矿山的经营成本压力,也导致这些矿山必须减产数百万吨,把矿山关闭或出售。
目前铁矿石和焦炭等大宗商品出口商,都是通过减产,以稳定价格或业务并购来完成重组。
此外,有预测指出铜矿将进入供不应求的阶段,因为铜满足科技信息产业发展所需的电网建设,汽车和消费品中的供电线路,以及在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机和高效电源变压器等产品中的生产潜力。
本周国际铜价跌至每吨6000美元以下,这终止了今年5月涨势,主要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铜消费国的需求疲软,铜的3个月期货价格也是下行。
有消息指,电缆制造商的大额订单,以及高额的电网投资还没有明显增加。
转型消费拉动经济
此外,中国电网制造商正在逐步放弃铜,转而使用较便宜的铝。
目前铜价是铝价的三倍多,而中国消费的铜有75%是依靠进口,加上中国的铝产量也处于过剩阶段。
钢铁行业、铁矿石和煤炭等与建筑和基础设施相联系的原材料,中国房地产建设如今放缓,这些商品需求今后几年将受到冲击。
但是,随着中国货币财政政策的不断放宽,中国经济模式向消费拉动转型,房产经济仍会有反弹的机会。
同时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的增强,中国大宗商品的消费量在中长期内还是会逐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