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茗谱●陈绣茗

批发转型做零售,行吗?/陈绣茗

Tan KW
Publish date: Sun, 17 Jan 2021, 09:19 AM
Tan KW
0 509,770
绩效茗谱●陈绣茗

又是另一波的行动管控令,记得曾在一商家的办公室内执行营运辅导,与他进行过以下的沟通。

这位商家,虽然是在餐饮业界内,但是由于其公司的营业模式属批发型态,目标顾客大部分为大型餐饮集团,因此去年自行动管控起由于顾客的订单下跌而业务也大受影响,由此萌生网上销售直接面对零售。

讨论过程中,该商家投诉说实在不适应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经营模式,交易量看起来很大,但是总结收入时却没有看到理想的营业额。

过去望着一车车罗里送货,仅是一个顾客,营业额是非常可观的;反观现在却是一车去好几个地方,营业额却还远远不及过去。

我笑着告诉他,经营批发与经营零售(既使是网上,依然是零售型态)是很不一样的,当然营运模式与经营方式都会不一样,做惯了批发会不能适应是很正常的。

就不谈批发与零售的差异了,谈谈商家为何有不适应的心态。

从一个人的心理层面解释,不适应的心态产自必须执行的行为偏离习惯行为,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必须执行平常不习惯作的动作,就会产生不适应感觉。

不适应是一种很正常的感觉,所有人在面对改变都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例如第一次的行动管控令下,大家必须多少改变行为重新适应新的常态,最明显的改变有如戴上口罩、量体温、勤于洗手等等。

工作思维难跳脱

商业上也不能避免,必须建立新的作业方法,以便适应新的商业型态,如网上交易、送餐;一个人学习新的技能或者重新学习新的系统,在该技能变成经验前,都会经历一段不适应感,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不要以为自己跟别人有不一样。

经营批发与零售最重要的差别在顾客数量,批发的概念是一个顾客买很多,零售是很多顾客买一个,光这个差别就影响了营销广告的方式、顾客服务、价格订定、包装运输、订单处理、各部门作业方法与绩效管理等等。

这里不难理解为何这位商家会产生这样的不适应了吧。

或许有些人认为,商业型态的转变只是方法改变,生意没有改变,为何会不能适应。

答案很简单,因为操作这个工作的人会因为改变了作业方法因此产生的不适应感,严重的话,

这个工作人的思维模式会跳不出过去的作业方法,而固执一定要照着过去的方法来工作。

所以,当企业转型的时候,别将改变视为理所当然,认为你的员工一定可以适应。

必须准备一套改变方案,若有必要可以为员工安排改变培训,协助员工改变并加速适应新方法上轨道。

做惯做熟易上手

有一个这样的案例,经营了几十年的工厂业务,习惯卖的都是货柜数量的商家,在刚退休时获得了一个很棒的产品,想说既然退休了就搞一些零售买卖。

这位商家迫不及待的就找了代工工厂,购买了一堆的材料大肆生产。

这位商家对这个方法不陌生,而且非常熟悉,原因是他本身就经营了几十年的工厂生活,这一连串的安排实在难不倒他。

这位商家设计了散卖与量批的价格模式,找了两位业务经理将产品推广入市,他告诉这些经理找零售店将产品“批”给他们。看到这里,不难发现这位商家还是离不开“批”。

这两位业务经理搞了好几个月,都没有办法将产品成功入市,商家便找了我帮忙。

经过几个月尝试各种方法,我终于明白问题不出在业务经理身上,而是老板要一次交易看到大数量(还是工厂模式),他认为一个一个卖太慢,所以不应该注重零售市场,而是注重批发市场。

更关键的是,他不注重品牌营销(工厂是不需要注重品牌营销),老板非常乐观,他信心满满地说产品利润很高,绝对足够零售垫自己做广告,但零售市场本就是一片汪洋,基本上零售店业主几乎已经没有人会去特别推广某一品牌(除非独家代理),更何况是新品牌。

当问题根源明确后,在结束辅导前告知他找品牌做代工,因为他习惯“卖货柜”,若可以找到品牌有兴趣这种产品销售的方程式,就做代工吧。

转型别太乐观

离开这位商家几个月后,就听到他传来好消息,第一个货柜终于输出了。前后将近一年,这位业主损失不仅仅是时间,更实际的是材料过期、货品囤积资金流动受阻的财务影响,幸好他资金雄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以上的故事对个人的启发就是,要做就做自己所熟悉或专长,所谓熟悉不仅是产业熟悉,而是作业方法也熟悉。

这样的转型是最快可以让自己适应大环境的变迁,过于乐观或尝试新事物,建议必须经过精心的改革策划,对新的方法作流程改革、作业标准化等,以便降低改革带来的不适应感而导致最终成绩不理想甚至前功尽弃。

 

 

https://www.enanyang.my/名家专栏/批发转型做零售行吗陈绣茗

More articles on 绩效茗谱●陈绣茗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