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財經評論

併購,到底有沒有呢?

Tan KW
Publish date: Mon, 16 Nov 2015, 10:10 AM

2015-11-15 19:58

  •  

原油價自去年下半年走跌至今,市場“終於”傳出首宗大型油氣業併購案。

 

然而,這場併購“大戲”,在屠妖節假期前後上演“不排除”和“矢口否認”的橋段,局勢在短短幾天內大逆轉,引起市場嘩然,連帶也影響兩家油氣公司的股價。

 

 

前週杪,市場傳出國際船務(MISC,3816,主板貿服組)及阿瑪達(ARMADA,5210,主板貿服組)初步探討整合兩者旗下的浮式生產儲卸裝置(FPSO)業務的消息。

消息一出,有人歡喜有人愁,市場反應兩極化:國際船務“嚇”跌1仙至9令吉22仙,阿瑪達則大漲11.5仙至1令吉11仙。

上週一(11月9日),雙方針對市場傳言發佈文告。國際船務說“持續探討和評估商機和成長機會”;阿瑪達更是直接表示“繼續探討及評估海內外的合併、收購與脫售機會,以期為股東增值。”

雖然雙方都沒有“正面”承認,但也沒有一口否決,分析員因而熱烈討論併購案的可能及估值。

豈料,事隔一日,即在屠妖節假期後一天,情勢已經大逆轉。

國際船務11日再發文告回應,強調並未與阿瑪達展開任何洽談及潛在交易;阿瑪達則在12日跟進類似說詞,斷絕了外界所有猜測聯想。

雙方從“探討可能”到“矢口否認”,讓這個歷時僅3天的潛在併購案閃電破局,兩家公司股價也受此消息刺激,雙雙下滑6仙閉市。

其實,上市企業除了業績、營運必須透明化及對股東有所交代,還肩負重大的企業責任,任何發表的言論必須經過深思熟慮。

瞭解本地上市公司“作業模式”的投資者,或許很清楚“探討一切可能”、“採取開放立場”等說詞,是上市公司一貫的“標準說詞”,因這其中進可攻退可守。但由於上市公司向來也有另一套標準答案,就是先“否認”再說,以致讓人揣測這項併購案可能“有影”。

然而,如果在短短3天內就從“可能”變“不可能”,也未免太兒戲,讓相信可能的投資者如何適從?

提供及時且正確的資訊,本來就是上市公司最基本的義務,如果連有沒有正在洽談都不能提供明確的答案,讓投資者無法根據準確及時的資訊作出投資決定,當中的損失又該歸誰呢?(星洲日報/投資致富‧投資茶室‧文:郭曉芳)



點看全文:http://biz.sinchew.com.my/node/126048?tid=17#ixzz3rcHI2wZ1 

Related Stocks
Market Buzz
More articles on 星洲財經評論
郑钦亮.冬铁猫山王站

Created by Tan KW | Apr 09, 2019

林瑞源.敦马的困境

Created by Tan KW | Apr 09, 2019

黄振威.中等收入陷阱

Created by Tan KW | Apr 09, 2019

黄晓虹.东铁话东西

Created by Tan KW | Apr 09, 2019

王宝钦‧FGV始知盘中餐

Created by Tan KW | Jan 24, 2019

王宝钦‧卖地寻租

Created by Tan KW | Jan 15, 2019

洪建文‧数字会说话

Created by Tan KW | Jan 15, 2019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