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千800美元
b.9千800美元
c.1萬美元
d.1萬1千美元
答案:b
根據世界銀行2013年報告,大馬GNI在全球中排名第87名,為9千800美元,是屬於中等收入的偏高群。
實例:
阿寧在大馬從事傳播業的收入為每月6千500令吉,不過,她最終還是決定前往新加坡發展,在新加坡的月入為4千500新元(約1萬1千576令吉),在不換算匯率的情況,她在新加坡的收入較大馬低,但在當地的生活卻比大馬更為富有。
在我們的生活中,阿寧的例子比比皆是,跨過長堤赴新加坡這發達國家作二等公民,不過為追求更好的酬勞。
你也許不知道,大馬獨立後,曾是東亞區域中經濟表現最佳的國家之一,大馬當時的經濟發展甚至比韓國還要好,然而,大馬之後卻因經濟結構問題一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到今天,韓國的人均GNI已是大馬逾兩倍。
《高收入國不是夢》的系列4,將告訴你大馬遲遲無法打破中等收入瓶頸的答案。
喪失成本競爭力
當一個國家在所謂的中等收入瓶頸中掙扎,意味這國家即使達到特定水平的經濟發展,卻因喪失成本競爭力而苦苦掙扎,這正是所謂的中產階級瓶頸,也是許多發展中國家正面臨的問題,而大馬正是最典型的例子。
要剖析大馬為何一直在中等收入陷阱內打轉,我們得先穿越時空,回到大馬經濟風光的那些年……
1957年,剛獨立的大馬不過是個低收入國,在1970年時,大馬也只是個農業國,直到1985年全球經濟衰退,大馬致力藉廉價勞動力吸引外資和技術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迅速走向工業化,後更從依賴原產品的國家,成功轉型和多元化至製造領域。
1977年,大馬人均GNI達1千零30美元,超越同期的韓國(人均GNI僅930美元);1995年,大馬人均GNI走高至4千零10美元,經濟發展進入中等偏上水平,但卻開始面臨“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戰。
1997年金融風暴打擊更加深大馬陷入中等收入瓶頸的困頓。因種種經濟結構失衡,大馬1990年以來,經濟增長緩慢。1998至2010年,大馬經濟增長率只有2.07%。
20世紀初,大馬經濟經歷了結構的調整,惟經濟成長依然平平。2000年,大馬人均GNI為3千420美元,只有同期韓國人均GNI的34.5%。
2010年,大馬人均GNI雖走高到7千760美元,但依然徘徊在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而此時,韓國已晉升為高收入國,人均GNI達1萬9千890美元,遠超大馬。
同時,在1960年和大馬同階級的鄰國新加坡,也已成為國際亮眼高收入國家,當前的人均GNI達4萬7千210美元,是大馬的近5倍。
若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中等收入國的定義,東亞和東南亞共有8國為中等收入國,包括大馬、泰國、印尼、菲律賓、越南、中國、印度和斯里蘭卡。
須進行結構和組織轉型
然而,各國的發展階段不盡相同,可分為“高中等收入”和“低中等收入”行列,大馬是高中等收入的領航者;印尼、菲律賓、越南、印度和斯里蘭卡則是低中等收入者;中國和泰國則為人均收入約8千美元的中等收入國。
“高中等收入國家必須推動具生產力的成長,進行結構和組織的轉型,這是大馬、泰國和中國現面臨的挑戰。”
世界銀行也不約而同地說,大馬在這50年來致力擺脫低收入國並邁向高中等收入的國家,然而,大馬在區域中作為經濟領航者的地位不斷受侵蝕,令大馬陷入了中等收入的瓶頸。
亞洲發展銀行(ADB)曾在一項報告中警告,若大馬無法扭轉當前的經濟結構,可能持續陷入中產收入瓶頸,無法遠離廉價勞工和天然資源,並生產和出口技術先進的產品。
忽略創造本土品牌
大馬為何陷入中等收入瓶頸?有人歸咎於收入分配結構失衡、自主創新能力缺失、人力資源發展遲緩、腐敗問題、大馬經濟結構無法轉型及提昇……我們來聽經濟學家怎麼說?
“大馬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主要是經濟轉型作得不夠好。”興業研究資深經濟學家白文春開始像分享歷史似的,分析大馬經濟的心路歷程。
80年代初期,市場期盼政府推動重工業,大馬出現了柏華嘉(PERWAJA)和馬重工業(HICOM)等重型企業,只是,在經濟轉型的同時,大馬的國債也同時節節上升,經濟表現無法持續。
政府之後擬藉吸引外資來翻轉頹勢,惟外資(尤其科技業)進駐後,雖為大馬創造了許多工作機會,商家也因成了供應商而受惠,但在這階段中,大馬卻忽略了本土品牌的創造,未能提高大馬在國際上的地位。
90年代,大馬致力發展電子和電器產品,惟發展期間卻未轉向高科技,終無法取得更大的成就。大馬為生產晶片創造了一些公司,如Silterra,卻始終無法達到轉型的目標。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更是大馬經濟的關鍵轉捩點,因為一場金融風暴,令更多國家積極搶灘,中國開放經濟、泰國汽車企業也提昇了競爭力……反觀,大馬卻一直原地踏步,特別是電子和電器方面,一直沒有甚麼成就。
白文春直言,今天的大馬一直依賴海外直接投資(FDI),但問題是,外資隨時因其他區域的成本較低,而轉向其他國家的懷抱,更無奈的是,這段期間,國內土生土長的企業也未更上一層樓,大部份科技企業依然停留在低端的產品線。
“這樣的經濟轉型,令大馬的收入水平無法迎頭趕上,反而一直依賴廉價勞工生產次等的產品。”
缺具高收入性質領域和工業
“大馬缺乏具高收入性質的領域和工業,無法帶動國民突破中等收入瓶頸,走向高收入國家。”
大馬評估機構首席經濟學家姚金龍直言,大馬今天算得上是國際的企業屈指可數,只有雲頂(Genting)、亞洲航空(AirAsia)和楊忠禮機構(YTL,4677,主板貿服組)等,不像韓國,能夠創造如現代(Hyundai)和三星(Samsung)之類的國際品牌。
“大馬缺乏國產的技術,以崛起成為全球企業……”
他指出,即使大馬放眼事業重心自製造業轉向服務業,至今的服務業也一直停留在低端,無法創造高價值的服務,並需依賴跨國企業。
不過,對他而言,大馬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情況還不如其他區域嚴重,只是相對台灣和新加坡,只花了15年去突破中等收入瓶頸,大馬耗了逾兩倍的時間,確實是緩慢。
“嚴格來看,大馬是自1992年才陷入中等收入瓶頸。若和南美國家相比,大馬陷入中等收入瓶頸的情況未算嚴重。”
資深經濟學家安東尼也提到,大馬脫離中等收入瓶頸較緩慢,主要是生產力可能不及那些國家,未達到重質不重量的境界。
轉型步伐緩慢
“工業化是大馬能否打破中產階級瓶頸的關鍵,然而,大馬卻是各重工業的經濟體中,轉型步伐較為緩慢者。”
在亞洲發展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李昌鏞的眼中,大馬和其他國家如中國與泰國,一直處於經濟發展較為緩慢者,當然,還有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步伐更加緩慢,如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和菲律賓。
根據亞洲發展銀行,大馬自1970年初,已在電子和電器製造業中取得相當的成功,但近期卻裹足不前,反觀,韓國取得高達20倍的增長率。
亞洲發展銀行研究員菲利普表示,2012年,韓國已達到相當的發展,產品的多元性較5年前顯著,而大馬,產品種類和5年前不相上下。
馬來亞大學經濟教授李活安也提到,大馬過早去工業化,導致製造生產力成長放緩,影響了經濟實力。
大馬製造業生產力成長自1990至1995年為8.4%,一度走高至1995到2000年的11.1%,但後於2000至2005年間受挫至-1.4%,2005到2008年間,僅剩2.7%。
此外,高科技出口佔總製造出口的比重也自2000年開始衰退。
製造業失優勢和出口動力
“大馬之所以陷入中產收入瓶頸,因為大馬不斷引進技術和薪酬低的勞工,並出口高附加價值的活動。”
資本投資(ICAP,5108,主板封閉式基金組)董事經理陳鼎武坦言,大馬多年來雖強調積極多元化出口,惟佔國內生產總值主要部份的製造領域已不斷失去優勢和出口動力。
大馬今天除了手套業能夠在全球製造業佔一席之地外,基本上具附加價值的出口產品不多,那是製造領域的結構問題,對整體經濟的影響已長期被忽略。
“顯然,大馬也面臨了其他區域製造產品的競爭,數大型新興經濟體(尤其亞洲)的製造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加劇,特別是低成本兼人力密集的製造產品。”
他指出,該趨勢料挑戰大馬出口的競爭力,當中也潛存另一問題,大馬的產品出口領先,服務出口卻失色。
相對其他東盟國家,大馬的經濟成長每況愈下,大馬2001至2010年間的平均經濟成長,已自1991至2000年間的經濟成長7.2%,急挫至5%。
反觀,即使印尼在1997年受亞洲金融危機的打擊遠較大馬深,近年卻異軍突起,就連在2001至2010年期間面臨政治動盪和水患的泰國,同樣取得穩健的經濟成長。
10年出口成長每況愈下
另外,大馬在1991至2000的平均出口成長達16.9%,但在2001至2010年期間,卻已急降至6.1%,同期間的印尼和新加坡反而節節上升。
更令人存疑的是,大馬雖也是個開放經濟體,出口佔經濟成長和發展的絕大部份,可是,相對印尼、泰國和新加坡,大馬這10年的出口成長卻每況愈下。
“世界經濟不斷變動,但大馬經濟不斷喪失競爭力,今天,越南和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反而更具競爭力。”
結語:
面對大馬長期陷入中等收入的泥沼,政府也意識到加快步伐推動經濟結構改革的迫切,這造就了經濟轉型計劃的出台。
2010年1月,政府推出經濟和政府轉型計劃,刻畫了許多經濟願景,邁向高收入國更是重點之一,可是,事隔4年後,大馬是否逐步脫離險境,走向經濟的康莊大道?且看下一期的經濟學家怎麼說。
(星洲日報/財經‧文:陳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