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故事

高收入國不是夢?經濟轉型留不住人才?

Tan KW
Publish date: Tue, 28 Jan 2014, 12:53 AM

 

2014-01-23 17:30


大馬在經濟轉型計劃中擬定的高收入目標為何?

a. 1萬7千美元

b. 1萬5千美元
c. 1萬2千美元
d. 2萬美元

實例:阿玲和東尼夫妻倆在大馬的收入可觀,身為銀行主管的兩人皆是月入逾8千令吉的高收入者,可是,他們最終還是選擇離開大馬,並移居到新加坡,當新加坡的永久居民。

阿玲和東尼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他們離開家園,不是為追求更好的薪酬,而是追求更優質的生活。

“全新策略推動經濟,邁向先進及高收入國目標……"2010年1月,首相拿督斯里納吉上任後的首個預算案,祭出了經濟和政府的轉型計劃,計劃不僅締造了另一個歷史性記錄,也為人民帶來了經濟轉型的希望,只是,再美麗的願景似乎始終無阻大馬人才移民的風潮。

《高收入國不是夢》的系列5,正是時候讓我們去評估這經已推出3年的經濟轉型計劃。

在探討大馬邁向高收入國的挑戰時,我們或可先從大馬人才選擇離開家園的原因中說起,再來看經濟轉型計劃的進度。

根據大馬國際伊斯蘭大學國際貿易和發展教授羅吉亞阿拉威,國人離開大馬往往基於兩個理由,追求較高的收入、崇尚更優質的生活。

“第一個理由導致最近很多人湧向中東國家,以取得更好的報酬,該趨勢相信將持續;第二情況一般是基於孩子教育、工作滿意度(工作時間較短、生活素質較優)、醫療保健素質、大馬罪案高,導致許多大馬人移民至包括新加坡等的發達國家。"

陳鼎武:經濟轉型
執行力絕對是關鍵

羅吉亞阿拉威的話切中了許多大馬人的心聲,惟以下資本投資(ICAP,5108,主板封閉式基金組)董事經理陳鼎武對大馬經濟轉型計劃的銳利見解,可能更一針見血地反映了大馬人對經濟轉型計劃的空虛。

“當政府宣布2010年新經濟模式時,我們都以為盼到了希望,然而……"陳鼎武語重心長地說。

顯然,政府的經濟轉型計劃已意識到大馬經濟今天面臨的窘境,只是,不變的是,那老生常談的執行力問題,且聽陳鼎武怎麼看待經濟轉型計劃的種種改革措施(SRI)。

改革1:重新激勵私人領域帶動成長“遺憾的是,大馬的私人領域依然死氣沉沉,支撐高經濟成長率的最關鍵領域-製造領域已走疲,導致大馬經濟迅速被掏空,政府至今卻未解決該問題。"

改革2:發展具素質人力減少依賴外籍勞工

“發展高素質的人力資本是大馬放眼成為發達經濟體的關鍵,但是,大馬反而提高對技術和薪酬低的外籍勞工的依賴(我們至今已擁有逾200萬名外勞,這還未包括非法外勞)。大馬人力素質已進一步敗退,嚴重的人才外流問題也持續。"

改革3:創造具競爭力的國內經濟

“儘管一些津貼已廢除,但國內經濟距離`競爭力’仍很遠。大馬仍有很多領域、商業和工業由數巨頭壟斷。"

改革4:強化公共領域

“大馬放眼強化公共領域,但公務員的人口比卻最高,這顯然和新經濟模式(NEM)強調的`精簡、諮詢式和專注傳遞的政府’方向背道而馳。"改革5:重申透明度和市場友善度“NEM承諾去除`尋租’(rent seeking)和市場被扭曲的問題,但實際上,言語和行動不一致。錯誤的社會經濟政策依然持續!"

■備註:尋租又稱為競租,是為獲得和維持壟斷地位從而得到壟斷利潤所從事的一種非生產性的尋利活動。

改革6:建立知識經濟和基本建設

“言語和行動再次互相抵觸。我們其實回到了90年代的舊時代,只專注設立物質上的基建,忽略了人力資本。前任首相敦阿都拉警告國人`第三世界的心態’是正確的,這已反映在吉隆坡國際機場(KLIA)和沿路南北大道的骯髒廁所中。"

改革7:加強成長性資源

“大馬已加強成長性資源,惟專注旅遊業的簡易來源,卻忽略了製造業。這顯然無法支持經濟成長,中國今天超越我們,主要是領導層專注製造業;印度落後我們,因專注服務業。"

改革8:確保成長持續

“我對大馬目前的社會經濟政策能夠達到永續的經濟成長不太樂觀,我們需要的是結構性改革,惟我們未生產和發展高素質的人力資本,還面臨了嚴重的人才流失;忽略製造領域的決策更是危險的;我們應允許更多能夠影響和塑造經濟的市場力量,並減少經濟上的保護。"

查卡利亞:政治風險拖累轉型步伐

“為何消費稅到今天才宣布?為何不現在執行,而要到明年才執行?"大馬經濟研究院(MIER)執行董事查卡利亞以反問的形式道出,即使經濟轉型計劃出台後,政治領導層的左右為難如何拖累大馬經濟轉型的步伐。

“一個國家為何要改革,就是意味目前的經濟結構已經不再適合,大馬過去犯了太多錯誤,政府卻因政治考量,一直無法當機立斷地推動經濟改革政策,更令人納悶的是,任何政策,皆可能受`遊說’而變動。"他以消費稅為例,因政治風險,消費稅最終能否落實仍是一大疑問。

他也以一些企業企圖在最低薪酬制落實時恐嚇政府,指要關閉廠房的做法是不對的,政府不應該為選票聽取他們的意見,因為經濟轉型,就是要自低薪酬、低附加價值,走向高薪酬和高附加價值的經濟體。

查卡利亞直言不諱,政府應讓企業接受結構性的轉變,若企業因沒有廉價勞工不能維生,代表他們的企業應轉移去其他如越南和其他低成本的國家發展。

“為何大馬2012年才開始談最低薪酬制,2013年才有意推行,還要展延到明年才實行,這些改革都稍嫌晚了。"馬來亞大學經濟和行政學院主任李活安對最低薪酬制提出這看法。

針對大馬即將落實的最低薪酬制,經濟學家也普遍認為,若政府後又因政治考量無法全面落實這政策,最終同樣難達到刺激本地勞工替代外籍勞工並提升技術的目標。

世界銀行也提到,大馬經濟轉型計劃執行以來的結構改革表現參差,政府雖宣佈了消費稅、最低薪酬制等關鍵措施,但公共領域的改革卻不顯著。

弗雷里克:服務業素質落後

過去數十年,大馬已借助全球化的3管道:貿易、資本和經濟管理,以拓展貿易領域,最終成為世界高度發展的出口商之一,可是,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大馬的服務領域落後,未能對經濟成長作出顯著貢獻。

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弗雷里克指出,比較積極推動服務領域並已達到高收入國的新加坡和香港,大馬的服務領域不夠強勁,以致無法抵消製造出口的弱勢。

“這也是為何在其他發展中國家自服務全球化受惠的同時,大馬因投資不夠激進,無法從中獲益。"弗雷里克表示,創造現代就業是大馬經濟轉型的最大挑戰,而生產力和薪酬的強烈關係,是壓制大馬薪酬成長的結構性問題,技術、監管和社會安全網的不足,皆阻礙大馬成為高收入國。

根據世銀,傳統就業指的是簡單的日常工作,酬勞很低;現代就業一般需求較高,也較傳統就業需不同的技術,因而,酬勞較高。

經濟仍依賴原產品

“大馬的經濟結構多年來一直依賴原產品和石油,經濟轉型計劃雖如火如荼,該結構問題迄今仍未解決。"弗雷里克直言,過於依賴原產品而忽略其他領域,是大馬走向高收入國的關鍵挑戰。

他說,大馬經濟需更多結構改革,以走向更高價值的原產品事業,否則,一旦原產品價下挫,大馬經濟也將受震盪。

他也提及,近年原產品價尤其波動,未來數年的原產品價料不是平平,就是受挫,若大馬太過依賴原產品,必然將阻礙高收入國的目標。

經濟學家巴蘇也提到,大馬過於依賴石油收入是經濟的最大挑戰,因一旦油價下挫,大馬經濟前景必受打擊。

私人領域裹足不前

另一方面,儘管經濟轉型計劃推動私人業的口號響亮,在經濟學家眼中,大馬今天的私人領域卻未有顯著起色。

弗雷里克提到,大馬政府近年致力藉經濟轉型計劃推動許多發展策略,但始終未能創造一個由私人領域引領的成長方向去引領大馬的生產力和經濟效率。

資深經濟學家白文春也認同,政府推動經濟轉型多年,仍無法見證到私人領域去帶動大馬經濟,這或歸咎於經濟結構上的問題,如人才短缺。

一名不願具名的經濟學家坦言,即使經濟轉型計劃專注推動私人領域,但執行卻存在很大的矛盾。

他以政府放眼脫售政府相關企業,如普騰(P r o t o n)、南北大道(P l u s)和大馬郵政(PosMalaysia)而言,賣來賣去也是賣回給“政府相關人士",令經濟轉型計劃沒有太大意義。

“更令人質疑的是,政府甚至會干預或涉足私人企業,如政府相關基金大舉收購私人產業公司。"大馬私人投資佔GDP比例自亞洲金融風暴,由40%猛挫至20%後,至今仍一直處於低迷狀態。

即使在經濟轉型計劃的激勵下,私人投資情緒近期已逐步改善,但大馬今年私人投資佔GDP比,也僅由2010年的12.4%,提升至目前的16.7%。政府預見,明年私人投資上升到1千890億或17.9%,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紡織、運輸設備和房地產發展。

答案:b.

大馬在2010年推出經濟轉型計劃時,放眼國民平均收入將自2009年的2萬3千700令吉(7千美元)提高至2020年的4萬8千令吉(約1萬5千美元)。

結語:

當政府推行經濟轉型計劃的那天,當政府在匯報會上捎來一連串亮麗的數據時,大部分大馬人沒有絲毫心動,原因正是政府向來引人詬病的執行力。

一個國家經濟問題的衍生非一朝一夕,也非“三言兩語"就能說盡,下一期我們將繼續為你剖析,大馬走向高收入國面臨的兩大關鍵阻力-製造業受挫和人力市場的扭曲。

(星洲日報/財經‧文:陳曉雯)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