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故事

避免重蹈西方覆轍‧亞洲傳媒改變求存

Tan KW
Publish date: Wed, 14 May 2014, 12:00 AM

 

2014-05-11 19:30


過去幾年,自從新媒體崛起後,很多人預測印刷媒體將走向絕路。事實上,歐美很多印刷媒體紛紛走向沒落,一些百年報刊也走向關門之厄運,有些著名報刊的讀者人數逐減,一些則在轉型階段中。

 

  • 葛里梅農:大馬廣告刊戶刊登電子廣告只介於6至7%,相比方西方國家為20%,而中國則相當高。(圖:星洲日報)

在亞洲的傳統印刷媒體,則從西方媒體的發展與變迭中,尋求應變與調適之法,而避免重蹈西方媒體的覆轍。

 

印刷媒體因而改變求存,順利轉型至網路媒體,目前亞洲與大馬傳統印刷媒體皆有網路新聞平台。

 

“只是,目前的挑戰是,這些網路新聞還是不收費的,尚不能從中衍化成收益,這是當前媒體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馬來西亞媒體採購商協會(簡稱MSA)主席葛里梅農指出,在歐美的傳統印刷媒體,除了一些有獨特、精湛內容的報刊,如最早收費的紐約時報,其次是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美國的國際先驅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可以從其新聞訊息中收費而衍生收益。

 

“在大馬當前的挑戰是,如何讓網路媒體獲得收費;只有獨特內容的報章,才可做到人們心甘情願付費。另一大吸引力是利用具吸引力的互動媒體,來捉住消費者的心。”

 

談到廣告收益方面,去年數據顯示,大馬廣告刊戶刊登電子廣告只介於6至7%,在大馬的跨國公司以此介面刊登廣告的比重則更高,平均達10至15%,相比方西方國家為20%,而中國則超過20%。

 

在英國,出乎意料的是,去年透過電子媒介傳達廣告訊息的達20至30%,甚至超越了傳統電視的介面。

 

中國本身有很多元與廣泛的微博,各類在地社交媒體也多樣紛呈,直達百萬乃至數十億群眾;透過這類介面傳遞訊息,更能深入群眾心中。

 

他認為,目前,媒體業主以因應時勢而應變求存,推出更多網路版新聞;作為廣告戶,也應從這個轉變中善用這個契機。

 

“對廣告戶而言,在新科技注入媒體,傳統印刷媒體以紛呈姿態示人時,不應只以靜態廣告為滿足,而應善用動態、影像等多元方式廣告,讓其品牌深入客戶心中。”

 

再說,在一些印刷媒體的廣告中,有二維條碼(QR Code),讀者可透過智能手機、各類平板電腦點擊一下,便可上網查看更進一步訊息,或觀看動態廣告。

 

他說,很多報章也有影像認證碼、錄影片斷,讓有關體驗更饒有興味。一旦某個品牌提供客戶的新互動體驗,並積極與有關品牌互動,那麼將加深、加強品牌的忠誠度。

 

“這是廣告業中的終極目標,讓消費者更喜愛其品牌,消費者將以能夠與有關產品業主互動為滿足;沒有任何消費者喜歡靜態及被動獲取各種訊息,他們可能更喜歡互動或通過多媒體互動。”

 

他也預測,在未來3至5年,以iphone、ipad、智能電視、筆記型電腦,流動觀看廣告內容愈來愈普遍。

他說,很多人還認為在國內網路上的群體,是屬於利基的一環;廣告商目前應考量的是,很多Y世代早上不再閱讀報章,他們更廣泛使用智能手機、各類平板電腦搜尋最新訊息,因此,要廣達這些群體,電子媒體無疑是正確渠道。

 

“至於更廣大及未電子化的傳統讀者,傳統報章版面與印刷廣告的存在,還是有其必要性;目前新舊交替過程中,兩者的融合非常重要,這才能接近這兩大群體。”

 

他認為,傳統與網路媒體各自而立並不可能,最佳的狀態是兩者並存或融合,同時也讓讀者/消費者,利用多元媒體,無障礙的閱讀、觀看相關資訊和廣告。

 

譬如說,在刊登的廣告的二維條碼(QR Code)掃描一下,讀者便可觀看動態的廣告,這是一種非常引人入勝的刊登廣告方式;然而,目前仍然很少刊戶或報章這麼做,這可說是國內印刷媒體未來的一個大方向!

 

從研究數據中,很多消費者已習慣於這麼“呈現廣告”的模式,很多消費者接受此新媒體方式沒甚麼問題,並且可很快便接受下來。

 

“反而,廣告刊戶或者仲介在這方面的接受度顯得很慢,因為他們同時評估此方式刊登廣告的風險;基於是百萬令吉、涉大品牌的廣告,廣告刊戶或者仲介要求一切穩當,害怕出錯而衝擊往後業務。”

 

然而,全球跨國公司(MNC),基於在歐美先進市場有個學習與適應的環境,他們對網路廣告的接受程度更快,除了有更多資源、培訓,也有來自這些區域的人員提供諮詢。

 

“這些跨國公司不懼怕犯錯,犯錯是學習的平台,他們可以跨越的步伐擁抱網路廣告;跨國公司在區域辦事處有詳盡的程式,各地辦事處人員只要依照有關文件和逐步程序照辦便行。”

 

他也預測未來網路廣告將鎖定目標群傳達廣告訊息,從中獲取更大效益。

 

融合傳統與網路
成長無可限量

葛里梅農認為,儘管網路媒體大行其道,然而傳統媒體仍有存在的空間,只要能不斷創新,提供讀者更多網路媒體的選項,在這進化過程中讓傳統印刷再融合網路媒體,未來成長仍無可限量。

 

“對我來說,這是非常令人振奮的,傳統印刷媒體與網路媒體可以並存,兩者仍然可以攜手並進,共同為大馬經濟成長作貢獻。”

 

他披露,在大馬各媒體轉型進程中,廣告收入增長仍然非常健全,電視/電台廣告仍呈雙位數增長他指出,目前,很多報章已呈現網路與傳統報章共存生態,即使一些雜誌與週刊也有網路與Ipad版。

 

他指出,Ipad版更見突出,因為這為讀者帶入一個更具溝通的體驗中;與其只是被動的閱讀新聞,從Ipad版中也可觀看相關錄影片斷,或者針對新聞報導、評論提出看法。

 

“消費人/讀者享受這樣的互動模式,這是很多印刷媒體管理層應變求存的一種模式,他們還在探索與不斷嘗試中,以免流失讀者。”

 

他指出,大馬媒體應投資更多在多媒體中,這非常重要,因為普遍上消費者花費更多時間在手機、平板電腦中,這從中展現無限契機。

 

他說,正如在國外已沒有媒體的界線,印刷媒體呈現多元媒體,而很多原有媒體擴展至其他媒體的地帶,未來簡直難以區分其形態,因而也將更具競爭性。

 

基於這個趨向,這也帶動印刷媒體,延聘更多元的人才,以因應未來的需求,這是媒體所需考量的未來策略。(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故事‧文:張啟華)



點看全文: http://biz.sinchew.com.my/node/94842?tid=8#ixzz31c00lDH1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