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故事

全球油價飆‧大馬是喜是憂?

Tan KW
Publish date: Sun, 22 Jun 2014, 08:42 PM

 

2014-06-22 19:00

 

全球經濟又再面對新一輪的威脅,這次不再是歐美國家的債務風暴,也不是中國經濟降溫或烏克蘭政局,而是一個舊臉孔老課題:中東地緣政治引爆的石油危機。

 

  • 聖戰組織伊拉克及黎凡特伊斯蘭國在6月12日攻佔伊拉克北部大城摩蘇爾(Mosul),此消息震驚全球,國際油價應聲急漲,布倫特原油和西德州原油皆創下9個月新高。 (圖:法新社)

伊拉克爆發自美國2011年撤軍以來最大規模動亂,令近年走勢相對穩定的油價再起波瀾。

 

聖戰組織伊拉克及黎凡特伊斯蘭國(ISIL)在6月12日攻佔伊拉克北部大城摩蘇爾(Mosul),此消息震驚全球,國際油價應聲急漲,布倫特原油和西德州原油皆創下9個月新高。

 

截至上週四(6月19日),布侖特原油期貨升破每桶115美元水平,是去年9月以來首見,收市報115.06美元,起80美仙。紐約7月期油收市則報每桶106.43美元,漲46美仙。

 

如今全球投資者都把視線移向伊拉克,擔心這個中東火藥庫一旦爆炸,將令原本初露綠芽的全球經濟成長又再胎死腹中。而在油價飆漲聲中,大馬究竟是喜是憂?

 

伊拉克內戰,油價再狂舞
新石油危機降臨?

經濟學家和分析員受詢時認同,油價已經成為當前的全球焦點。

 

輝立資本(Phillip Capital)首席策略員潘力克表示,目前油價課題備受關注。高油價對美國影響不大,但是對亞洲而言,中東是主要的石油進口來源,日本、韓國和中國都極為依賴中東的石油進口。中東動亂將對亞洲國家造成重大衝擊。

 

“如果伊拉克局勢陷入全面混亂,油價肯定會受牽連。”

 

大馬或加快調整燃油津貼機制

豐隆研究經濟學家徐克宇也指出,市場開始關注國際油價上漲問題,主要因為大馬政府的財政狀況將受衝擊。

 

他表示,政府之前由於政治考量和大選承諾,而對調整燃油津貼機制猶疑不決,如今將可能在高油價下更快作出調整,更早決定推行新架構。

 

由於伊拉克烽火連天,尚看不到任何結束的跡象,投資者心中最大的疑問,莫過於這次的伊拉克危機,是否會擴散成為新一輪的全球高油價危機?

 

伊拉克石油服務公司Mediterranean國際總裁伏科維克警告,假如伊拉克爆發內戰,或會波及沙地阿拉伯和科威特等地,勢將引發國際石油危機,紐約期油價或有機會升至每桶150美元的水平。

 

油價或升至200美元

JBC Energy分析報告指出,雖然北部不是伊拉克石油生產基地,但戰事導致該國基建設施延後進行,削弱該國出口原油的能力。報告估計,如果外國能源公司因安全理由撤離部份員工,南部原油生產受影響,布倫特油價可能升至125美元。

 

一些分析師更估計,若伊拉克石油供應被癱瘓,油價有可能升至200美元。

 

英特太平洋研究主管馮廷秀表示,伊拉克戰亂是否會釀成石油危機,胥視於這次的動亂維持多久,以及會否進一步擴大。目前看來短期內仍無法結束,可能會繼續懸而未決。

 

他認為,最大的風險在於戰事是否會蔓延至伊拉克南部的主要產油區,目前叛軍主要在伊拉克北部肆虐,南部產油區仍牢控在政府手中,短期內油價將受制於106至107美元的水平。

 

“一旦伊拉克內亂擴大和蔓延至產油區,則可能令油價飆漲,從而引發一場小型的石油恐慌,但不至爆發有如上世紀70至80年代的石油危機。”

 

馮廷秀說,高油價帶來重大衝擊,各國通膨升高,包括大馬也是如此。

 

伊拉克石油蘊藏量
世界第五大

目前,伊拉克石油蘊藏量屬全世界第五大,更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第二大供應國,僅次於沙地阿拉伯,該國上月產油量達330萬桶,佔OPEC每日原油產量的11.2%,以及佔全球產量的3.7%。

 

伊拉克主要石油設施位於南部地區,佔伊拉克整體產油量七成,其中以南部城市巴士拉至為重要。

 

政府軍跟遜尼派武裝分子的戰事,現時主要集中於北部地區,故仍未波及主要油田及港口設施,而當地三家煉油廠仍正常運作,產油量暫未受影響。

 

不過,反政府武裝的進攻已經讓伊拉克北部到土耳其的石油管道維修工作停滯。如果其進攻再往南移動的話,那麼對影響世界石油供給的擔心會變得更加強烈。

 

好消息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出口國家沙地阿拉伯的石油部長近日表示,如果需要的話可以增加產量到每天1250萬桶。

 

據OPEC數據,沙地目前每天的產量970萬桶。如果伊拉克的產油量減少,理論上可以被其他地區的增量所彌補,尤其是沙地阿拉伯。

 

 

而且美國自身供給充裕,不擔心油供問題,美國產量已改變了遊戲規則,目前美國為全球最大原油與天然氣二者加總的生產國。

 

伊拉克動亂看來對石油供應的實質衝擊不顯著,但必須一提的是,石油是最受“恐慌因素”所驅動的商品。過往經驗顯示,投資者的恐慌情緒,往往推動油價暴漲至少30%,儘管事實上石油供應並未中斷。


 

 

大馬經濟憂喜參半

在油價升勢不絕之際,石油淨進口國開始叫苦連天,但大馬作為淨石油出口國,將從油價上漲聲中受惠,石油出口和收益將隨之增加。

 

大馬政府收入有三分之一來自油氣領域。估計油價每增加10美元,大馬淨出口收益可提昇30億令吉,貿易盈余將增加4億令吉,而政府財政收入將可入袋42億令吉。

 

不過,大馬也不能高興得太早。若油價升上高處不勝寒的水平,令全球經濟陷入寒冬,海外市場需求放緩,則將打擊大馬出口及經濟成長。

 

根據馬銀行投行估計,油價比基礎預測價格每增加10美元,將令大馬國內生產總值減少0.7%和通膨升高0.6%。該行預測今年大馬經濟成長5.4%和通膨率3.5%,這是以基礎油價預測為依據,即2014年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WTI)平均價格為100美元及布倫特油價為110美元。

 

另外,美元與原油價的相互關係高度負面,因此,一旦油價上揚,除了與美元掛鉤的越南盾,區域貨幣兌美元也料上探,馬幣兌美元或上升0.37%。

 

大馬被迫加速減津貼

徐克宇表示,高油價將對政府財政收入和赤字帶來負面效應。高油價雖然可能令政府取得更高稅收,國油支付更高股息,但是這存在“滯後效應”,只反映在明年的財政年,而高油價對津貼機制的衝擊卻是立即性的,這將對政府降低財政赤字的努力帶來重大影響。

 

“政府不必再等到財政預算案才宣佈調整燃油津貼政策,這還要3至4個月的時間才到預算案公佈日,現在可趁機推行新措施。”

 

徐克宇分析道,政府將推出的津貼新架構,將是根據國民收入和汽車容量來作考量,即高收入者和駕大車者將支付更高油費。這是較複雜的機制,執行起來挑戰大。部份人民可能需付更高汽油費而受到衝擊和有所怨言。

 

他不諱言,“到時通膨率肯定會上漲。”

 

他指出,比較受關注的是柴油課題,因為汽油是直接售給最終使用者(即消費者),不會有轉嫁成本問題,但是柴油使用廣泛,售給各行各業,業者轉嫁成本,將令通膨進一步發酵。

 

三分之一柴油走私國外

最大關鍵則在於走私問題,因為根據估計,市場上銷售的柴油,有三分之一是走私出國外。

 

“如果政府能夠成功杜絕柴油去私,將可令政府財政損失大減,這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他強調,必須從源頭著手,如果政府能確保誰才是可享有和使用津貼柴油的人,才能一勞永逸解決此問題。

隨著國際油價不斷升高,如果政府不馬上探討調整津貼結構,則國內和國外油價差距將進一步擴大,到時走私問題將更嚴重。

 

徐克宇估計,如果大馬油價根據市場價格浮動,將可能會每公升調漲70至80仙,但這對通膨造成重大衝擊,因此相信政府會採取漸進策略,例如首年先漲價一半,一年後才調升一半。

 

回顧2008年,大馬政府一次過調升汽油價格,加上剛好碰到美國次貸風暴,結果對大馬經濟造成了重大傷害。

 

延後重組
燃油津貼成本增30億

根據豐隆研究的分析,目前政府正迫切需要填補現有燃油津貼政策的漏洞,政府延後重組燃油津貼,將每年增加20至30億令吉成本。同時杜絕走私活動將可年省約70億令吉(大馬2013年的燃油津貼共289億令吉)。

 

另一方面,市場也關注,隨著國際油價大漲,本地汽油價格是否也跟著水漲船高。

 

馮廷秀就指出,高油價將迫使大馬政府加速進行燃油津貼合理化行動,“我們將可預見新一輪汽油漲價的到來。”

 

無論如何,他表示現階段無法猜測大馬汽油售價會調高多少。

 

基於政府財政赤字居高不下,政府在多年前開始積極降低財政赤字比重,並放眼在今年將財政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減至3.5%,進而在2020年取得預算案收支平衡,然而國際油價高漲已為政府減赤的努力帶來變數。

 

根據馬銀行投行估計,油價每增加10美元,政府燃油津貼將增加27億令吉。

 

潘力克指出,政府調整汽油津貼的行動也會面對壓力。原本政府想調整汽油津貼是為了要減少赤字,但隨著國際油價大漲,削減汽油津貼將無助於降低財政赤字。

 

高油價影響民生

高油價對人民生活帶來諸多衝擊,較為直接的是,若航空公司在票價中征收燃油附加費,人民必須要承擔高飛機票價,想出國旅行可要再三思。

 

如果政府趁勢調高汽油售價,則將嚴重打擊消費意願和人民的日常生活開銷。由於公共交通設施不佳,人們都以汽車代步,油價上漲將令人民荷包大出血。

 

此外,許多行業都會將上漲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帶來第二輪通膨的問題,業者紛紛起價,民眾將大喊吃不消。若人民的收入沒有提昇,或是政府未適當給予援助,則在通貨膨脹的問題下,老百姓背上的負擔將百上加斤。

 

大馬研究指出,每公升汽油價格若再提高20仙,恐拉高全年通膨率至3.3%,遠比去年的2.1%為高。

 

政府曾於2013年9月13日將汽油價格調升20仙至每公升2令吉10仙,再加上調電費,導致通膨升高,並在今年2月和3月升至3.5%的3年高點。

 

而在2008年6月間,由於國際油價漲至147美元高峰,時任首相敦阿都拉宣佈汽油每公升調漲78仙或41%至2令吉70仙,同期廣泛用於運輸業的柴油,也漲63%至每公升至2令吉58仙,這導致7月間通膨上漲至8.3%,8月更攀升至8.5%,寫下了26年的新高。

 

高通膨可能促使大馬國行加快升息步伐,令高負債家庭的財務負擔進一步加重,必須支付更高的利息,生活進一步陷入困境。

 

企業贏家與輸家

油價高漲,哪家企業最受惠?潘力克直言,最大贏家當然就是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

 

至於種植公司也可從中受益,因為原油價彈升,棕油價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棕油領域受青睞

分析員表示,棕油股與石油價格亦步亦趨,油價越高、生物柴油就更為可行,棕油領域就越受到青睞,除了雙油——油氣及棕油領域之外,油氣服務供應商也可從中分得一杯羹,因為主要石油巨頭的資本開銷將可能大增,而邊際油田和再生油田的生產活動也有望增加,這也意味著整體油氣服務供應商將間接從獲頒更多工程中受益。

 

在大馬國家能耗政策(National Depletion Policy)下,規定石油產量頂限為儲量的3%,目前原油產量限制在約每日65萬桶,自從2010年第四季以來,大馬每日油產量便未超過65萬桶,在油價上漲之際明顯地有更多增產空間。

 

不過,也有分析員認為,油氣服務供應商主要是承包合約和提供服務,獲取的是固定收入,並無法從高油價中直接受惠,況且石油巨頭要增產,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若基於高油價而憧憬油氣股將大漲,其實是美麗的誤會。

 

另一方面,需要動用大量石油及相關產品作為生產原料或主要成本的行業,將首當其衝,這包括了發電廠、石化公司、船運公司和航空公司。

 

航空公司受影響

三家上市的航空公司馬航(MAS,3786,主板貿服組)、亞洲航空(AIRASIA,5099,主板貿服組)及亞航X(AAX,5238,主板貿服組)都將受到燃油價上漲的直接影響,不過航空公司將可透過征收燃油附加費方式將成本轉嫁給顧客。

 

國家能源(TENAGA,5347,主板貿服組)則小幅受衝擊,馬銀行投行估計,油價每桶增長10美元,只令國能2015財年淨利減少1千萬令吉(0.2%),這對國能而言可說是微不足道,國能主要以煤礦和天然氣發電,而非仰賴石油。

 

然而,最關鍵的問題始終是政府會否調高汽油和柴油零售價,若本地油價上漲,則必然對各行各業的獲利帶來重大衝擊。

 

潘力克表示,油價升高,本地公司肯定會受影響,運輸成本將增加。

 

此外,高油價也將影響投資意願,這些無形的骨牌效應都會間接衝擊大馬企業界。

 

全球經濟“聞油色變”

回顧過往歷史,每次原油價格飆漲後,經濟低潮就尾隨而至。經濟學家擔心歷史可能重演。尤其在目前全球復甦有氣無力的時刻,其衝擊不容低估,其中石油淨進口國將感受到最深的寒意。

 

專家分析,過去5次重大地緣政治衝突對油價影響,3個月漲幅最高33%,預期國際地緣政治未爆彈將是左右油價的主旋律。

 

伊拉克內戰衝突短期恐難結束,再加上原油已進入夏季用油旺季,預估近期油價易升難跌。

 

如果油價繼續攀升,通貨膨脹率超過經濟增長率,各國經濟決策者將陷入進退兩難窘境。在通膨壓境之下,各國中央銀行若被迫出手升息,到時可能影響經濟增長。

 

劇烈的油價震蕩會對世界經濟產生顯著的影響。全球的GDP增速在2015年會因此減少0.6個百分點,許多重要的國家的經濟增速也會同時會因此下降0.5到1個百分點。

 

在發達的經濟體里,已經進入穩步增長的歐洲地區和日本會遭到嚴重的打擊。

 

歐元區經濟增長會從之前基準預測的2014年1.1%和2015年1.5%下降到2014年的1%和2015年的0.8%。儘管歐洲地區的通貨膨脹會短期內增加。

 

一些新興市場會遭到嚴重打擊,主要是依靠進口石油的印度、土耳其和南非,中國和巴西受到的影響不大,包括俄羅斯在內的獨立產油國會從中獲益。

 

路透社報道,印度政府預計,伊拉克衝突將推動油價在高達每桶120美元的水準維持三四個月的時間,這有可能導致印度財政預算至少出現2千億盧比(34億美元)的缺口。

 

不過,樂觀的經濟學家則認為,全球經歷過多次的石油浩劫,從中汲起了教訓和經驗,也有了免疫基因,無須擔心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會捲土重來。

 

目前的石油價格因應伊拉克內亂而上漲,但其影響程度無法類比阿拉伯以色列戰爭導致的1973年的OPEC石油禁運,和1979年伊朗國王下台引發的世界石油危機。

 

同時工業國能源使用效率已大幅提高,各國中行抵禦通貨膨脹能力也增強,石油需求並未大增,尤其是耗油大國——中國的石油需求增長持續放緩,而石油供應保持穩定。

 

頁岩革命改寫全球能源版圖

更重要的,頁岩革命改寫了全球能源版圖。頁岩繁榮改變了美國的能源前景,終結了石油產量連續十年下滑的態勢,並幫助導致天然氣價格由2008年的峰值下降了三分之二,還引發了廉價能源將促使美國工業復興的希望。

 

美國頁岩革命對全球能源市場產生巨大影響。水力壓裂法(hydraulic fracturing)和水平鑽井(horizontal drilling)等技術的廣泛使用釋放了石油和天然氣的大規模儲備,這此前被認為在經濟上不可行。

 

國際能源署(IEA)最新報告就指出,改變美國石油業的頁岩油革命,將在2020年前衝出北美席捲全球,美國可望在2020年前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而中東的石油重要性正逐漸勢微。(星洲日報/投資致富‧焦點策劃‧報道:李勇堅)



點看全文: http://biz.sinchew.com.my/node/97283?tid=8#ixzz35N4ZAZMo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