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族企業模式經營,在企業使命的一致性,同時放長遠目標經營,不過,家族成員之間的緊張關係、或只重用親戚,也會影響企業的成長,特別是年輕世代準備接管公司的管理權。
在企業交棒給新任接管人的過度期,問題也比較難處理,可能造成企業的成長停滯不前、家族成員之間的紛爭擴大,假如是相反情況,則可恢復企業管理層的士氣。
1990年代,當余仁生的第四代接管該公司後,帶領這家中藥店走向國際市場,企業交棒不論結局如何,都將影響企業的業務與業績表現。
東南亞的許多家族企業仍由第一代領導人經營,第一批的交接棒潮料將陸續到來,預料管理權如何交托將有很大的不同。
管理權交托因地不同
眾所周知,東南亞是世界上其中一個最有經濟活力、成長最迅速的地區,英國“經濟學人信息社”預測,2017年之前,東南亞的成長將超越中國,研究東南亞較小規模的家族企業,在瞭解本區域未來的工業與商業趨勢是重要的,今天,私營的家族企業,也可能在明日成為規模較大的公共上市公司。
這項研究從多個角度,探討企業繼承權的問題,研究專注在評估家族企業,如何為接班人過度期做好準備,他們採用的策略與架構,以確保交接順利完成,他們尋求的專業意見,以及面對繼承權問題可能帶來的挑戰。
67%已有接班人
“經濟學人信息社”的調查報告指出,67%的家族企業披露,他們已做好安排,確保在現有領導人卸任時,企業的運作保持順暢;不過,超過五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仍未有一套完整的企業繼承人計劃。
對於家族企業,保留控制權尤其重要,76%的受訪家族指出,家族成員擔任主席職,或是首席執行員,只有2%表示,他們的管理層將從家族以外的成員選擇繼承人。
報告說,家族企業資深執行員高度看重繼承人安排,主要是他在引進投資扮演重要角色,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顧客與投資者對於一家已有繼承人計劃的公司較有信心,74%的企業執行員宣稱,帶領繼承人是公司長遠成長策略的核心。
另外,家庭企業普遍未有正規的監管架構,例如家族辦事處、基金會及信託,此外,採用外來顧問主要是局限在遺產規劃,以及處理稅務事項,只有34%的首席執行員表示,他們針對家族監管事務尋求外來諮詢意見,18%表示,他們通過相關客戶解決家族成員之間的紛爭。
家族企業依賴非正規管道解決紛爭,超過半數表示,他們採用家族理事會解決問題,此外,48%受訪者指出,撤除家族成員在掌權的地位,造成公司出現緊張局面,36%認為,兄弟之間的競爭也是公司主要壓力的來源。
企業急需繼承權計劃
前面說到,6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公司已佈署好繼承人的安排,71%表示他們已有企業繼承人計劃,仍未做好移交繼承人的第一代企業,與一些歷史悠久的企業比較,建立企業繼承人計劃的比率反而比較少,比率是58%:78%。
另外,常年營業額規模最大的受訪公司,比最小公司較有條件做出繼承人安排的計劃,財務資源不足是其中一項原因;舉個例子,規模較小公司若出現領導人之間訴訟紛爭,需要尋求對外人士解決問題,司法訴訟需要數目不小的費用,能夠動用的資源可能比較少。
印尼準備充份
新加坡擁有較少已建立企業繼承權的公司,根據抽樣調查,印尼則做好充份準備,當然,建立繼承人計劃不只是選擇企業下一個領導者,最重要的是,必須確保與鑒定如何將棒子順利交給下一代。
企業若有一套好的繼承權計劃,可確保公司的長遠成長策略得以持久,71%表示,擁有正規的繼承權計劃,比較容易吸引投資,66%認為,顧客及投資者對公司的未來較有信心。
此外,58%受訪者認為,缺乏正規的繼承權計劃,對投資者構成一定程度的風險,也是經營家族企業的壓力來源,未建立繼承權制度的企業,則比較容易產生兄弟之間的紛爭,包括對公司未來方向存有歧見等等。
余仁生:溝通是最好的藥方
余仁生成立至今已超過140年,如今掌管公司業務的是家族的第四代,在接受“經濟學人信息社”的訪問時,集團首席執行員余義明談及公司繼承權的問題。
他個人認為,在每一個世代,家族企業擁有的專才會有些不同,因此,家族企業必須改變思維,在必要時,接納從外部引進的人才。在他掌管下的余仁生集團,高層主管相當均衡,6位董事部成員中,其中3位是家族以外的代表。
在家族企業中,擁有越多世代的家族領導人,股東的陣營會更大,因此,要明確詮釋業主與經營者之間的不同並不容易。
關於企業領導者的交接,余義明說:“家族企業的規模若龐大,更加不容易要求大家達成一致協議,因此,必須交給董事部處理。”
他說,每家公司的經營模式有所不同,沒有所謂單一的最佳實踐方案,對一些公司來說,最理想的機制可能是家族理事會。
余仁生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董事局成員包括家族與非家族成員,他們必須對繼承權的安排達成共識,對於家族企業,上市是其中一個提高透明度、加強投資者信心的途徑。
“當家族成員與董事部所有成員達成共識,那麼,他們都在同一艘船上。”余仁生堅守先輩倡導的信念,將昔日的小鎮藥鋪發展至今天的國際中藥企業。
余仁生挑家族男成員為掌管人
余義明個人認為,東南亞家族企業的觀點,逐漸從傳統的優先考慮大兒子為繼承人轉移方向,與本區域大多數家族企業一樣,余仁生傾向於挑選家族成員的男生為掌管人;不過,今天,許多企業在未來可能沒有太多選擇,考量的是選擇最佳領導人,而不一定是男性領導者。
談到新加坡的家庭規模,余義明補充,該國的人口老化迅速,就業的流動率也持續提高,企業尋求男士以外為接班人的例子將進一步增加,需要的是精英管理模式。
余義明說,不論是誰掌管或領導企業,重要的是家族股東與企業領導者之間,以開放態度進行溝通,已經進入第四代經營的余仁生,在家族與企業經營之間取得均衡,掌握到可貴的實用法則。
“仁澤眾生”始終如一
余仁生從一家小小的藥鋪發展成為放眼全球的上市公司、余仁生始終秉持先輩倡導的理念“仁澤眾生”,這是余仁生最可貴的傳世資產。
1873年,余廣離開自己的家鄉,從中國廣東佛山南來馬來亞尋求發展,他後來在霹靂州的一個錫礦小鎮務邊定居。
當時鴉片氾濫成災,當地錫礦工人長期借鴉片逃避艱苦工作和惡劣環境,余廣決心以中藥解救礦工,1879年在務邊開設第一家藥鋪。
余廣將藥鋪取名為“仁生”、“仁”代表“仁愛、仁慈”;生是“生命、眾生”的意思。“仁生”意即“仁澤眾生”。
余廣的獨子余東旋繼承父業後、憑敏銳的判斷力和獨到的眼光,迅速在新加坡和馬來亞商界打響名堂,他不但將中藥業務發揚光大、更是當時錫礦及橡膠種植業的佼佼者。
後來,余東旋進一步擴展余仁生的業務,將銷售網絡延伸到香港及中國,在積極拓展業務之際、余東旋在每個業務據點實踐“仁澤眾生”的精神。他熱心公益,常以不同形式幫助貧困弱勢,並資助當地的教育事業發展。
家族理事會最普遍
所謂的家族理事會是一個非正規組織,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審視家族企業事項與功能,作為家族、董事局與資深管理層的聯繫。
家族理事會擁有不同程度的權限與範疇,既不局限於公司課題,也不受到司法的約束,或是作為永久架構,至今是東南亞最普遍的監管架構。根據調查,至今超過50%的家族企業已擁有一個類似架構,印尼的比率上升至74%。
談到正規的繼承權計劃,一個受到司法約束的合約是最普遍的方案,在正規的計劃中,82%擁有受到董事局檢討、司法約束的合約;一份法定合約是其中一個與未來業主、管理層、首席執行員及股東協商的文件。
另外,四分之三的受訪家族企業表示,他們每年至少與家族成員召開一次會議,以討論公司的事項,家族成員之間,以及和家族以外成員的溝通至為重要,確保公司未來的方針獲得全力支持。
報告補充,超過10年的企業比較可能較長召開會議,歷史較久的公司擁有較多家族成員的參與,這也表示家族成員之間的良好溝通,可確保經營可以更持久。
Cabochan成員:珍惜家族條規
菲律賓Pandayan連鎖書店營運經理傑庫卡波詹:
一直以來保持緊密聯繫的Cabochan家族,1990年代開始在菲律賓擁有與經營Pandayan連鎖書店,長子為企業領導人,傑庫卡波詹於2004年加入董事局,擔任營運經理。
他說,公司是在過去幾年,開始正規化家族的監管模式,他的兩個孩子握有公司的股權,卡波詹開始思考,兩個追求其他領域事業的孩子,假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在其家族企業,他的兩個孩子是否能處理公司的事務。
Pandayan連鎖書店資深管理層決定整理一套關於公司宏願目標的法規,包括家族成員在家族條規所肩負的義務,重新訓練非營運的執行員,以期成為“負責任的企業主管”。
雖然,菲律賓企業界在這方面已取得進展,不過,家族條規仍未能很好處理企業繼承權的問題,顯示許多公司在這方面仍有困難。卡波詹宣稱:“坦白說,我們不公開討論這一課題。”
Pandayan連鎖書店有聘請外來顧問書寫家族條規,這有助於讓家族企業的成員,明瞭公司的守則與架構,卡波詹說,在這個層面上,外來的干預顯然重要。“不要拘謹於向對外尋求協助,尋求協助並非表示公司的運作出問題,從另一方面來看,也可視為家族企業聯繫健全的跡象。”
卡波詹認為,當公司成長時,訓練繼承人為負責任的業主,可以克服公司缺乏方針的問題,以致影響接下來後續工作交接。
他說:“也許有朝一日,會有家族成員對家族事業的每日運作不感興趣,那麼就是家族成員應該積極看待、或活躍於董事部的時候,家族應該認真扮演董事的角色、經常會面協商、討論策略性方針、建立有效的決策或機制,同時,不時與管理層主要成員保持互動聯繫。”
“經濟學人信息社”的調查報告補充,在大多數的受訪企業中,大約52%的公司首席執行員為家族企業成員,大約半數擁有家族成員為主席或董事局成員,不過,公司的大或小則有差別。
當家族企業擴大規模時,比較有可能安置家族成員為董事局成員或首席執行員,這歸因於家族成員如何詮釋本身所扮演的角色,包括從每日的運作到比較高階層的企業決策。
結語:
家族企業在東南亞經濟扮演重要的角色,佔區域股票市場市值的62%,這是瑞士信貸的數據,其中有不少還是第一代經營者,企業繼承權的問題獲認真看待;不過,許多規模較小,以及較新的公司,甚至是規模稍微大一些的公司,仍未尋求外來專業人士、協助建立企業繼承權架構。
調查報告顯示,家族企業可以接受女性為企業繼承人,儘管實例並不多,多數業者依然傾向於挑選大兒子為企業繼承人;不過,東南亞一些企業的領導人深信,形勢將會日漸轉變,特別是家族的規模已日漸縮小,不一定由大兒子接手企業的掌管,畢竟有不少家族未必育有兒子作為企業接班人。(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傳承‧文:鄭碧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