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纵横●李兴裕

为微中小企提供融资方案/李兴裕

Tan KW
Publish date: Tue, 18 Jun 2024, 10:04 AM
Tan KW
0 448,689
经济纵横●李兴裕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包括马来西亚)决策者关注的话题。

由于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仍严重受限,这限制了它们扩充业务和创新以及承担风险的发展。

证券监督委员会 推出“促进微企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5 年路线图(2024-2028)”,以支持微型与中小企业 (MSME,以下简称微中小企)和中型企业(MTC)是及时的。

微中小企和中型企业被视为国家经济的基本资产。2022年,它们贡献了大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4%,并雇用了国内劳动力的64%。

在大马,政府在开发全面的融资生态系统,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发展金融机构、国家银行的中小企业基金和政府基金,也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援助。

2024年财政预算案拨出440亿令吉,用于支持国内中小企业,这些资金以补助金、担保计划、能力提升计划和其他融资设施的形式提供。

在中小企业仍面临融资限制的情况下,这些数字不言而喻。2023年,中小企业融资占未偿还商业融资总额的近一半(49.6%),银行向228万个中小企业账户发放了5280亿令吉的融资。国行已拨款324亿令吉,以进一步加强战略和新增长领域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融资缺口仍巨大

2017至2023年期间,资本市场提供了一系列融资选择,以满足不同增长阶段的微中小企和中型企业的融资需求。这些是杰出企业加速平台(LEAP)市场和创业板(ACE)市场(涉及融资总额128亿令吉)、创投资本与私募基金(59亿令吉),以及股权众筹及P2P融资(66亿令吉) 。

尽管中小企业的融资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巨大的融资缺口,包括银行融资的可及性提高,以及从资本市场融资等其他融资工具的替代。据估计,2022年微企与中小企的融资缺口高达2900亿令吉。

导致微企中小企融资缺口相互影响的原因,包括微企中小企的特性、不对称的信息流和市场基础设施,以及银行在信用评分和相对于非银行机构严格的贷款评估和标准方面的放贷举措。

由于微企中小企的固有特点和市场失灵,银行不太愿意向这些企业提供贷款。

基于微企中小企的性质和业务运营特点,向它们发放贷款具有风险,因此,它们面临着相对较大的信贷局限,因为缺乏高价值的抵押品,会给银行带来高昂的交易和监控成本。

缺乏有形资产抵押

人们认为向微企中小企放贷具有风险,是因为这些企业在为投资者提供可观投资回报方面的业绩纪录有限,缺乏更好的内部和外部控制,也缺乏金融专业知识,并且几乎没有有形资产可以作为抵押。

尽管资本市场为微企中小企提供了融资平台,但它们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融资成本高(专业费用和合规费用)、对资本市场融资选项的认识和准备不足。

微企中小企的市场准入受限和投资限制,导致流动性和退场的担忧,缺乏可靠和透明的信息,是投资者通过参与资本市场投资微企中小企时面临的问题之一。

微企中小企投资缺乏支持性基础设施,导致难以促进或推动私募市场交易和贸易销售。

微企中小企难获融资是普世现象,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资金缺口的评估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有6500万家企业,即40%的正规微企中小企,每年有5.2兆美元(约24.4兆令吉)的融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

证监会路线图旨在将微企中小企和中型企业资本市场筹资额增加7倍,从2023年的63亿令吉, 到了2028年激增至400亿令吉,未来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6%。这意味着,高达 20%的融资将来自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融资是对传统银行融资的补充,可填补微企中小企和中型企业在业务发展和扩张生命周期特定阶段增长的资本缺口。

资本市场融资最适合较新、创新和快速增长的公司,这些公司的风险回报状况较高,或相关的盈利模式通常难以预测。因此,有必要扩大微企中小企和中型企业可用的替代融资工具范围,这对于初创企业、高增长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尤其重要。

该路线图涵盖了3种方法(监管和产品创新、市场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下的9项战略和36项举措。据估计,约有1万5000 至2万8000家微企中小企和中型企业,有潜力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解决微企中小企、中型企业以及投资者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及差距,对于满足微企中小企和中型企业从资本市场获得的融资需求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认同由证监会采取全民参与的方式,执行和监督上述路线图,并与各部门、机构、利益相关者和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的关键合作伙伴进行协调和合作,以实现成果。

须有战略眼光

微企中小企和中型企业须具有战略眼光,提高初创企业商业计划和投资方案的质量、管理技能与监管、创业技能和能力,这些都是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关键先决条件。

资本市场中介机构不仅要提高他们的意识和知识,以及对融资工具的理解,还要支持微企中小企和中型企业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制定商业融资的战略途径--优势、成本和风险,以及平衡债务和股权融资的适当工具。

缺乏“投资者准备”是年轻企业家和创业者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我们须在4个维度上努力(科技准备、市场准备、管理准备,和财务准备),重点是提高管理团队的能力、在商业计划中清晰描述愿景,以及为投资者制定清晰的退场策略。

监管框架是提供融资工具的关键推动因素。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机构面临的挑战,是设计和实施有效的监管,在保护投资者和支持微企中小企和中型企业的融资渠道之间取得平衡。

这涉及设计可投资产品和融资工具,以满足金融家和投资者对高回报的需求,同时让微中小企业获得资本市场融资。

 

 

https://www.enanyang.my/名家专栏/为微中小企提供融资方案李兴裕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