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銀行來說,應該要嚴格處理,不論是對個人或企業申請者,都要有一定的標準,萬不可馬虎看待,任何貸款若演變為呆賬,將對金融機構造成衝擊,進而對經濟產生連鎖效應。
假如銀行在第一關嚴謹處理,不僅不會造成銀行的呆賬水平過高,也不會讓財力不足的企業或個人,勉強背負龐大的債務、苦苦支撐。
有些時候,金融機構為了達到發放貸款的目標,間中可能會比較寬鬆看待一些個案,因而在批發貸款沒有維持原本的標準。
最近這一、兩年,我國有不少個人申請者,由於無法達到銀行設定的條件要求,在提出房屋貸款時沒法過關,一方面是因為產業的價格過高,銀行提供的貸款額度比較嚴緊,例如只能批准70%或80%的貸款(儘管是第一間房屋),個人無法準備大筆的首期錢而放棄買屋;另一方面,國家銀行在這之前發出指示,以凈收入做為申請者的條件考量,不少條件較差的申請者,幾乎都無法成功申請貸款。
這些人之中,也許有一部份不能認同金融機構的嚴謹守則,不過,大家應該還記得美國的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簡稱次貸危機),那是由美國國內抵押貸款違約,以及法拍屋急劇增加所引發的金融危機。
該項危機對全球各地銀行與金融市場產生了重大的不良後果,並且由房地產市場蔓延到信貸市場,進而演變為全球性金融危機,暴露了金融業監管的弱點。(星洲日報/財經小品:鄭碧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