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房市,從居高不下的房價,到即將上路的消費稅,話題幾乎聊個幾天幾夜也講不完。
最近,產業網站iProperty發佈了2014下半年產業情緒調查顯示,可負擔能力及屋價上漲問題依然困擾著大馬人,但高達75%受訪者贊同國家銀行的打房措施,只有不及兩成者認為做法不正確。
但好奇的是,有多少人認為打房措施有效呢?可惜,這份調查並未說明,但從大馬人對2015財政年預算案的預期超過6成者希望政府積極管制屋價來看,隱約透露出國人對政府打房措施的成效還是不滿意。
其實,國行在近幾年已落實多項打房措施,其中包括實行對第三間房產的70%貸款對價值比率(LTV)上限、批准房貸指標以“淨收入”替代“總收入”為基準,再加上政府在2013年財政預算案再度上調產業盈利稅,打房招數繁多也成功打擊市場的炒風,但國內房價卻遲遲降不下來,民眾還是怨聲載道。
眼見居者有其屋的夢想越來越遠,民眾自然希望政府能再加把勁將房價壓下來,但究竟還有甚麼招數可出呢?
人家說,擒賊先擒王,政府打房的系列措施都是以消費者為主,似乎傷不到供應源頭的產業發展商,因此要有效地解決房價問題,現在是時候將目標轉向產業發展商了。
我相信許多產業發展商看到肯定會生氣不已,認為自己是正當做生意,所有的買賣都在雙方你情我願的情況下進行,有甚麼值得監管單位出手管制呢?
那麼,產業發展商大肆囤積土地是否值得關注呢?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曾點出中國房價居高不下的基本原因,一是地少,二是錢多。若政府供應土地,但開發商囤積起來不建房子,就會造成市場上房子少,房價自然會上漲,這不僅是中國房市的問題,幾乎也是大馬的寫照。
曾經與某位產業大亨閒聊,席間他侃侃而談自己的獨特眼光創就了今日的產業王國,其中值得關注的是,他說,自己從來不會一次過完成一項大型產業發展計劃,而是分階段來發展,讓囤積的土地在週邊效益帶動下升值,從而為公司創造更大的盈利空間。
土地資源日趨稀少,特別是城市地區優質土地可是寸土寸金,因此為了長遠的公司業務發展,發展商累積地庫無可厚非,但是土地成本其實只佔產業發展總值的20至30%,許多產業發展商早在發展初期即回收土地成本,過後卻以時間來換利潤,等房價漲到他們滿意的水平時再推出新產業計劃,實有牟取暴利之嫌。
沒錯,發展商需為“持貨能力”(holding power)付出代價,但與他們取得的豐厚盈利根本是小巫見大巫。如果政府不對開發商的囤地行為立些規矩,並在發現建商囤積土地時施以懲處,希望藉此能促進市場的供需平衡,進而拉低房價水平,否則打房可能只是變成“空談”。(星洲日報/焦點評析:洪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