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馬股油氣股因國際油價持穩,紛紛興高采烈上演谷底反彈;不過,今年6月杪才正式在馬股上市的標誌岸外(ICON,5255,主板貿服組),卻是例外。
從事岸外支援船業務的標誌岸外,是國家股份公司(Ekuinas)旗下油氣臂膀,這隻獲一些證券行點名喊買的油氣股,上週在大市歌舞昇平之際突然暴跌,改寫上市以來新低,引起人們關注,那些較早前買進股票的小股東們更是心急如焚,擔心該公司是否已發生一些不為人知的負面事件。
“究竟是誰在賣?”
自標誌岸外股價暴跌後,市場就不斷嘗試為上述問題找尋合理的解答;其中,有分析員就懷疑,標誌岸外股價暴跌,可能與套在大股東身上的6個月“禁賣期”已經完結有關。
然而,掌握標誌岸外約47%股權的Ekuinas,過後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並沒有脫售任何股票,並表示只有在投資價值被最大化時才會考慮賣股,不會盲目賣低,連持有標誌岸外約5%股權的首席執行員賈瑪,亦表明不曾脫售任何股票。
經媒體這些天的追查,最後終於從標誌岸外口中得知,原來加諸在基石投資者(Cornerstone Investor)身上的6個月鎖定期亦已失效,加上失效時機正好落在標誌岸外股票湧現賣壓之際,“賣主”身份其實已呼之欲出。
招股書數據顯示,標誌岸外在進行IPO時,合計配售了高達4億6千萬股股票給機構投資者,或佔總股本約39%。
也就是說,扣除獨自持股超過5%而需公開買賣活動資料的朝聖基金局(LTH)不說,標誌岸外其實還擁有一批合計持有不少股權的機構或基金股東,而且這批股東的個別持股量可能均低於5%,因此無須向交易所匯報買賣行動,能在不被公開身份的情況下掀起賣壓。
雖然標誌岸外未直接表明賣主是否肯定是基石投資者,惟綜合各個事實和數據,這卻是最合理的解釋。
所謂“基石投資者”,一般指的是在新公司上市時,有份認購一批為數不少的股票、同時承諾不會在特定限期內(一般是3至6個月)賣股的機構投資者,藉此穩定初期股價表現,故稱“基石”。
不過,只要禁止賣股的時限一過,機構投資者未必會願意繼續擔任股價的“基石”,甚至還可能反過頭來,突然搖身變成壓垮股價的“墜石”,將其他股東殺個措手不及,尤其是小股東。
這基石,可不一定穩固。
今時今日的IPO,往往會為了榨盡價值而發售大量股票,當中又有一大部份股票會被保留給財大氣粗的機構投資者或基金認購。
從散戶角度來看,這可不是甚麼好事。
誰知道持有大量股票的基金們,何時會突然再發起瘋來急賣股票呢?(星洲日報/投資致富‧投資茶室:李三宇)
Ntpboon
Relax, just for laugh...............
股市那里有基石?
只有小魚被吞食!
如今変成为墜石,
只怪股民无见识。
2014-12-30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