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这是不少新政策发布时,大家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如果百思不得其解,就总结说上意难揣,别浪费时间。
这种时候虽然不多,却也够恼人的。尤其是公务员团队瘦身说了无数次,依然臃肿难分,薪资却一再配合“时代需求”而调整时,纳税人能不能要求公家机构和政策也追得上时代需求?
有媒体报道说,包括薪资、津贴和其他财务辅助,公务员开销预计将从2017年预算的774亿2000万令吉,提高到2027年的1840亿令吉,主要问题出在人手过多,公家财务无以为继的疑虑未来恐怕只会越来越深。
公务员效率恐渐渐倒退
想要减少人手,务必提高工作效率,可是最近好几起事件却让人发现,公务员的效率不仅没有提升迹象,反而可能渐渐倒退。
4月1日,多功能休旅车(MPV)和运动型休旅车(SUV)的国内税静悄悄划一为65%,小型车款价格应声上涨数千令吉;短短不到两周,小型MPV和SUV的国内税却迅速调回60%,一切打回原形。
有人说,这“区区”的5%税率调整推行不到两周,影响应该不会太大,毕竟这个时候买车的人不多,那么外劳政策呢?
内政部宣布针对“执法卡”(e-card)误发事件展开内部调查,移民局却否认发卡给未经“漂白”的非法外劳,并强调一切遵照内政部的指示执行。
移民局总监拿督斯里慕斯达法说:“如果真有伪造执法卡,绝对不是我们发出的。”
奇怪,移民局不是隶属内政部吗?为什么在内部调查前,不展开内部协调,而选择公开过招?
这两起事件,刚好加深大家心目中公家机构的两大弱点:政策摇摆和协调不足。
政策无论大小,只要推行就会带来影响,因此在策划阶段就必须考虑万全,而不应在贸然公布后发现不妥,再以“尊重民意”
为由宣布撤回,这样一来一回,不仅劳民伤财,更会削弱人民的信心,连带也对任何新的政策半信半疑。
如果施政对象对新政策半信半疑,就会影响行政效率,难以达到政策拟定的目标。万一执行机构再出现协调不足的问题,那么这些新政策十之八九会草草告终。
这两大问题不改善,公家机构拥有再多的资源,也只会越来越浪费,进一步让早已捉襟见肘的公共财务提前陷入困境。
在凡事要求高效的商业世界,公司政策摇摆和协调不足是致命伤,管理层多数会在问责制度下离职,可是在强调年资甚于能力的公共机构,犯错的结果只可能是调职,因此我们会发现效率提升终究只会停留在口中,而迟迟无法付诸行动。
当许多补贴以合理化的名义逐渐撤销时,公务员相关开销依然有增无减,这早已叫人难以忍受。如果公务员的工作效率继续低下,民间怨气恐怕只会有增无减。
可是,在160万公务员面前,区区民意又算得了什么呢?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637988/%E7%8E%8B%E5%AE%9D%E9%92%A6%EF%BC%8E%E4%B8%96%E7%BA%AA%E9%9A%BE%E9%A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