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盟用了一個不能說是錯,但非國際通用的債務計算方法,把聯邦政府債務(佔GDP 50.8%)加上政府擔保債務(佔GDP 14.6%)和公司合夥(PPP)項目(佔GDP 14.9%)一起計算,大馬債務從佔GDP的50.8%瞬間飆漲到80.3%,達一兆873億令吉。這麼高的債務嚇死人,給人民一種如果不是現在換政府,大馬會破產的感覺。
先不論希盟政府這種破產論調是否正確,只問希盟政府是否有扭轉這種不斷擴大債務的趨勢?
從《2019年財政預算案》看,未來預期2019-2021連續三年都是財政赤字,分別是-3.4%、-3%和-2.8%,看不到有恢復財政平衡的目標。以大馬約1.3083兆令吉的GDP大概計算,未來三年估計增加約1200億令吉的債務,加上2018年7410億令吉的債務,三年後會增加到8610億令吉。
也就是說國債未來只會增加而不會減少。
國際信貸評級公司穆迪指出,2019年財政預算案顯示,大馬的高債務水平將有可能比預期持續更長時間,債務在2019年會提高到佔GDP的51.1%。
因為政治因素,所以新政府大力炒作前朝留下很多債務,終於成功「打動」穆迪了!穆迪也指出「政府揭示其擔保債務的規模後,因會承擔這些機構的部分債務的可能性增加,國債會增加10.5%於GDP。」這樣為政治目大力炒作的結果,使得大馬信用水平受影響,要減少債務難度增加。
穆迪將國家石油公司的評級展望,從穩定下修為負面。這是因為希盟政府延續前朝政策,繼續從國油拿走大筆股息資金來應付財政需求,而影響其資本開支。如果說目的是為了償還370億令吉的所得稅和消費稅退款,權宜之計尚可。但政府對國油股息的基礎是油價維持70美元。筆者也相信未來油價漲上100美元不成問題,但未來兩年國際經濟會面臨週期衰退的概率很高,70美元的基礎有點過於樂觀。
因為債務金額不可能降低,那相對於GDP未來能降低嗎?要一邊財政赤字一邊又降低債務佔GDP比例,就需要負利率,讓政府還的錢的價值比借錢來的低,而且又能成功讓GDP和稅收的增長快於債務的成長,這樣就算以後國債去到兩兆令吉,債務佔GDP比例也會比現在來得低。
但以目前大馬和國際經濟情況來看不大可能。因為大馬長期低利率,可以運用利率來債務推動經濟成長的空間非常微小。何況大馬政府和企業及家庭債務加總起來超過230%,本來就沒有多大債務驅動的增長空間。長期看,世界經濟正從超低利率開始往上升,要用負利率來降低債務不可能。
若要提高生產力來,這需要一個全面性經濟改革才有可能跨過中等收入陷阱,但目前大馬對此只流於口號構想而無實際有效行動。
就退一萬步說,如果能夠成功以負利率降低債務又如何呢?這世界沒有免費午餐,用負利率降低債務,長年累積下會爆發惡性通膨,人民需為降低國債買單。美國1970年代的滯漲就是二戰後的負利率政策造成的。如果政府通過出售國有資產的確是可以減少債務,但又要謹慎重蹈過去「私贏化」覆轍。
政府事前說將呈痛苦與犧牲的預算案,但不敢廢除援助金。而且預算從去年2904億令吉擴大8.3%,高於經濟成長預期的4.9%,至3146億令吉。雖然政府可能會增加公共賬目的透明和問責的程度來減少開支,但無論如何還是赤字。
如按照希盟政府這樣的財政計劃,未來大馬還是會繼續背負高債務,這不是選舉前說國陣會讓大馬破產的道路一樣嗎?
有興趣了解《阿弟投資系列》的:
股票財務的《股票真智慧》、圖表面的《圖表趨勢秘密》
和經濟面的《經濟週期投資》的分析法,
可瀏覽詳細內容介紹:
這群組只是提供我投資策略和新聞分享,以及投資意見,唯不提供TIPs和短期炒作。
本人是由上到下來投資,故不會時常特別分析個別股票,通常是指出投資大趨勢方向居多,而大趨勢不會短期改變,故我不會出現頻繁轉變立場的論調(除短期技術分析除外)
如果有謾罵文化,對異見冷嘲熱諷的人,請勿加入!
(偶爾會貼一些佛法和政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