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手笔

日本应学习德国制造经验•William Pesek

Tan KW
Publish date: Mon, 24 Nov 2014, 12:10 PM

 

2014-11-23 11:20 

许多经济学者警告,欧洲可能很快就会像停滞的日本。事实上,日本可以更像欧洲。更精确的说,像德国。

为什么“德国制造”的品牌会在过去十多年保持兴旺?更特别的是,即使劳动成本居高不下、欧元汇率偏高、区域金融危机此起彼落,德国仍能在竞争激烈的全球环境下繁荣。

关键:以日本无法想像的方式适应并创新。

伦敦避险基金SLJ Macro Partners经营合伙人任永力表示:“德国企业高层从不抱怨汇率。他们总是主动因应,并随之调整结构。事实上,全球经济的紊乱状态似乎正好促成这种改变。德国从不抗拒,而是与时俱进。”

提早大选无足以使日本摆脱最新的衰退,日本企业必须学习德国企业的经验。以下简述三个重点。

创新是一切,德国可能是举世第一的出口国。它当然不及中国大陆与美国,却守住在汽车、机械、电子产品、化学制药、塑胶与其他产业领域的优势。

成功的关键包括非凡的设计能力、专注于提高生产力、向高价位市场移动、积极投资研发与谨慎地承担风险。为了发挥竞争优势,德国巧妙地在提升竞争力与促进就业最大化之间取得平衡。

日本的产品价格缺乏弹性,企业主管偏好逐步改良既有产品的缺点与生产流程,不重视网路时代的消费者回馈。

任永力与同事傅雷尔指出,安倍经济学可能有助于克服总体经济障碍(通缩预期)与个体经济障碍(结构僵化),让局势有所突破,但日本还必须学习如何再度积极思考。

日元近来贬值导致日本大企业不再具有求新求变的急迫感。日本政府应该协助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是德国经济的骨干。德国政府知道,在行动应用程式(App)大行其道的时代,一切就业成长来自中小企业。

家族经营居多的德国中小企业习于长远思考,资产负债表健全,而且享有政府的支持。

日本必须支持员工300人以下,会实际推动创新、雇用人手并改变思考模式的新创企业。

注重区域化

德国跃为全球出口超级强国的关键,在于更注重区域化,也就是能自由进入欧盟市场,而不是著重日本仰赖的全球化。

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固然有助于日本开放最僵化的产业领域,安倍也应该与亚洲邻国修睦关系,尽量设法与各国达成双边自贸协定。

他应该对人与货物开放国内市场。德国21%的人口年逾65,必须设法保持灵活。

除了接纳移民,德国还吸引具备高技能的退休族重返劳动市场,同时增强妇女的权力与能力,日本应该仿效。

德国也有自己的问题,然而日本不只可以向它学习该如何面对二战历史的课题。

德国也以具体行动,向日本示范如何能开创更充满活力的未来。

•William Pesek 彭博专栏作家

http://www.nanyang.com/node/664203?tid=743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