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500亿美元(约2000亿令吉)品征收25%额外关税,将在7月6日生效。如果美国如期扣动扳机,这也将是中国开始对美国进行等规模贸易报复之日。
虽然两国都已经分别做出了强硬表态,但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开打贸易战,这毕竟不是小事。
一旦贸易战开启战端,下一步贸易战的走向和烈度会发展到何种程度,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这很可能造成极大的损失,贸易相关方有可能付出很高的代价。
从两国的舆论和透露的信息来看,两国内部对于贸易战都有不同看法,都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大战将临,双方推动斡旋的努力也一直没有中断。
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美国白宫部分官员在争取在7月6日对华征收关税生效前,恢复与中国对话,以避免两国爆发全面贸易战。
据了解,美国国家经济顾问委员会人员近日曾与一些前任政府官员以及中国事务专家联络,研究于未来两周内跟中国召开高层会谈的可能,其中一个构想是在征税措施生效前,邀请一位熟悉美国事务的中国高级领导人出席会谈。
通过谈判“拆弹”
如果能通过会谈来为中美贸易战“拆弹”,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安邦咨询(ANBOUND)要谨慎提醒的是,对于此类会谈的复杂,中国恐怕要做好足够的准备。
有许多问题需要考虑:中美目前进行会谈的条件是否成熟?官方会谈是否能收到期望的效果?如果进行了比此前更高级别的官方会谈,却没有实现贸易战“止战”的目的,那双方都将十分被动,对处于守势的中国来说尤其如此。
一是目前中美两国的政治气候,并不适合立刻进行政府层面谈判。特朗普已经发出了强硬信号,对中美贸易战开出了极高的筹码。美国商务官员还在继续施加恫吓。
在日前美国参议院的听证会上,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表示,美方必须创造一种环境,让那些通过关税或非关税手段设置大量贸易壁垒的贸易方吃到更多苦头。
罗斯称,特朗普总统已决定美方需要采取谈判之外的更多行动,美方的基本策略是对那些“行为不当的”相关方施加足够的压力,除非让中方感受到延续那些做法会“更加痛苦”,否则美方不会成功。美方的强硬态度必然会在中国国内激发出相应的政治态度。
在针锋相对的政治氛围下,并不适合两国进行高级别的正式会谈。
贸易摩擦更烈
二是从谈判策略来看,目前进行高级别谈判未必适宜和有效。到目前为止,两国政府层面的正式沟通和谈判,已经进行了三轮。
但从结果来看,此前的会谈基本上没有成效,贸易摩擦的恶化反而愈演愈烈。
美国政府坚持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引发了中国政府的报复,结果特朗普直接将贸易纷争推到了最高级别,留给两国的回旋空间极小。
这时候如果双方不先敲定一些前提性的东西,就贸然推动新一轮正式谈判,在策略上可能面临风险。
三是中国要明确的是,美国贸易政策的实际决策者就是特朗普一人,而不是来自美国财政部或者商务部。
这种情况下,但除非与特朗普有事先的、直接的沟通,否则谈判的意思不大,这是特朗普政府的决策模式决定的。
中美两国贸易战已经摆开了阵式,第一回合的有限度的贸易战,很可能难以避免。基于前述多种微妙因素的考虑,我们认为在目前很快开启一场政府间的正式会谈,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即使会谈也不一定能达成较好的效果。
如果有必要,建议中美双方可以用高层私人代表的方式进行沟通。说白了,现在两国是需要非正式会谈的时候,而不是正式的官方会谈。
安邦是一家马中经济与政策智库,在北京和吉隆坡设有研究中心。欢迎读者提出对本文意见:malaysia@anbo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