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是,日前卻接到了一位銀行促銷員的來電,表示有意提供貸款,而且共有3家銀行的貸款可供選擇。
乍聽之下,還以為是本地銀行竟不顧國家銀行的禁令,繼續促銷預先批准的個人貸款。不過,再進一步詢問之下,該促銷人員解釋,所提供的其實是商業貸款,主要是針對商家。
這顯示了本地商業銀行快速調整策略應變,轉攻商業貸款,從容應對國行的最新打債措施。
國行是在7月5日祭出3招抑制家庭負債,包括個人貸款最高期限為10年,產業貸款最高期限35年,以及最後一項為禁止銷售預先批准的個人信貸融資產品。
近年來銀行提供的預批貸款似有氾濫之勢,許多信用卡持有人都會無端接到銀行外包的促銷人員的來電,聲稱可提供不需申請且自動獲批准的個人貸款或信用卡產品,由於這類貸款無須抵押品,又已獲預先批准,對消費者頗具吸引力,一些愛花錢或等錢用的消費者將願意付出較高利息來獲取這類貸款。
雖然銀行可從客戶的銀行戶頭或信用卡還款記錄得知這些貸款者具一定的財務能力,才發出貸款,但一旦經濟逆轉或貸款者收入驟減時,債務違約問題將會爆發,貸款者也將因過度借貸而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國行封殺這類貸款有其理由。
不過,提供最多這類預先批准個人貸款的是非銀行金融機構,諸如人民銀行、國民儲蓄銀行和馬屋業,它們主要針對公務員,還款可從薪水中直接扣除,因此採取激進的策略來推銷這類產品。
反觀,這類貸款佔商業銀行總貸款比重偏低,因此國行的打債行動,包括縮短個人貸款和產業貸款年限的措施,並未對商業銀行帶來太大衝擊。
事實上,在國行收緊貸款條例出爐之後,各銀行受詢時都不約而同表示,本身業務不受影響。
例如聯昌集團首席執行員拿督斯里納西爾就指出,該銀行並不單靠這類貸款來維生,仍可借助其他領域來推動貸款成長,業務的衝擊度料不大。
至於產業發展商也同樣是笑看國行的新措施,不認為這會影購房屋價格和買家購興。只要我們翻閱報章,就可發現到,發展商繼續推出新盤,市場買氣活絡,房價仍然堅挺。
如此看來,國行下手似乎太溫柔,新措施對銀行和發展商都沒有任何衝擊。
那麼最終受影響的會是誰呢?看來主要是較低收入人士如年輕公務員和年輕上班族。國行的措施雖然可防止他們過度借貸,但也令他們更難買到房屋,甚至有人擔心更多人被逼轉向非法借貸,跟大耳窿借錢來渡難關,最終帶來更大社會問題。
國行只顧著限制人們借貸,但卻不去打壓高企的房價,難免引人詬病。房價繼續有升無跌,越來越多人無力購買一個棲身之所,這些問題卻始終無解。
一些人仍在期待國行接下來可能限制發展商承擔利息計劃(DIBS)以抑制炒風,不過,從國行總裁丹斯里潔蒂在匯報會上的談話顯示,國行無意對產業市場下手。
雖然國行關注房市過熱的問題,但卻認為其它政府機構更適合去打房。國行擔心若本身出手打房,可能會拖累其他行業,例如令製造業的貸款活動也跟著冷卻下來,結果弄巧成拙。國行期待政府其它部門動手,例如政府推出更嚴格的行政手段,或提高產業盈利率。
然而,單靠政府增加供應量或征稅措施,仍有不足之處,若要打擊產業泡沬和扭轉人們對屋價只升不跌的預期,國行可以做得更多,必須要有更嚴厲的措施出爐,同時嚴控資金大量流向非生產性的領域,避免提供源源不絕的彈藥給炒家,如此才有望令房屋市場降溫和回到理性成長的軌道。(星洲日報/焦點評析:李勇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