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故事

大马恐陷技术通缩·1月物价指数料转负·逾9年首见

Tan KW
Publish date: Thu, 21 Feb 2019, 10:35 AM

(吉隆坡20日讯)调查显示,大马今年1月通膨率可能陷入负成长0.4%,触动投资者神经,担心大马将进入逾9年首见的通货紧缩困局,惟经济学家受询时大派定心丸,认为这只是技术性通缩,主要因高基数因素所致,预料通膨率在未来1、2个月抵达谷底后恢复正常。

根据《彭博社》针对1月消费价格指数(CPI)向国内外20家金融机构进行调查,其中高达16名经济学家认为CPI将萎缩,中位数预测为-0.4%、平均预测为-0.27%,最高为0.4%及最低预测则为-0.8%。

大马统计局预期在本周五(22日)宣布1月通膨数据,若1月通膨率如市场预期般陷入负数,则将是大马自2009年6月至11月以来再度出现通膨紧缩,令市场关注是否会冲击大马经济。

通膨数据22日公布

中总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兼资深经济学家李兴裕接受电访时指出,调查数据显示1月通膨落入负数,相信主要是技术基础效应所致,即去年同期的比较基础较高、去年政府仍实行涉及层面较广泛的消费税(GST),去年9月重推涉及领域较少的销售服务税(SST)的主要因素所致,不必忧虑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李兴裕表示,随着希盟新政府2018年9月初开始实施销售服务税以取代消费税之后,其实国家银行曾经预告2018下半年起的通膨率将会相应地走低。

去年6至12月的通膨率介于0.2至0.8%,惟尚未落入负成长,所以该数据与经济成长缓和的关连性不大。

他指出,大马去年1月通膨率为2.7%,比较基础较高,加上当时油价较高,特别是零售汽油RON95偏高,都是市场预测今年1月通膨走低的潜在诱因。

惟他相信,即将于周五宣布的1月通膨率仍落在正面水平,很可能会保持在1%以下的正面成长数字。

英特太平洋证券研究主管兼经济学家冯廷秀受询时指出,他不认为大马2019年1月的通膨率将陷入负数,因为占通膨比重约29%的食物、占20%的交通/衣物/通讯、23.8%的房屋/水务及电力等领域的价格并没有显著地下降,甚至其中逾半仍然取得小幅正面成长,预料1月通膨仍取得正面成长的几率较高。

冯廷秀指出,就算是1月通膨落入负面成长,惟是否意味着大马陷入通货紧缩尚是言之过早,因为该指标需要持续负成长一段时期才能够确认。

“1月通膨走低,汽油价格走低可能是潜在主因之一。去年同期的零售汽油RON95每公升约2令吉20仙,目前则走低至1令吉99仙,有助抑制通膨压力。”

不足以促使国行下调利率

他认为,若是1月通膨真的负数成长,预料将不足以促使国行下调利率,好比通膨稍为上升时,国行也不会上调利率的情况一样。同时对马股的影响也不会显著。

新加坡星展银行研究报告则指出,预料本周出炉的大马2019年1月通膨数据,按年料成长0.1%。

其中主因是去年较高的比较基础及接下来的取消消费税行动所致。

该行认为,大马的通膨率料在1、2个月里见底,今年第二季开始料止跌回扬。大马的通膨压力仍然偏低,加上经济成长放缓,相信国家银行将在2019年保持货币政策不变。

2009年连续6个月通缩

大马通膨率是在2009年连续6个月落入负成长,由于2008年6月政府将汽油和柴油零售价大幅调涨41%和63%所产生的高基数效应,消费者价格指数从2009年6月起陷入萎缩,这是20年首次出现,通膨率在2019年11月报-0.1%,之后才转为正成长。

低通膨 人民无感

去年12月通膨率为0.2%,全年为1%,写下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大马通膨连续7个月低于1%,主要由于食物和交通成本降低,尽管政府自9月起实施服务税。

马银行研究维持预测今年通膨率将逐步走高至2.1%,反映了服务税扩大征税、最低薪金调高、2019年预算案措施如征收糖税(4月1日起)、乘客离境税(6月1日起)和汽油价格浮动等因素。

马银行认为国行今年不会升息,因通膨继续受控;但也不会减息,因预测今年经济可成长4.9%。

国行则预测今年通膨率介于2.5至3.5%、今年官方经济成长预测为4.9%,去年为4.7%。

财政部长林冠英早前指出,去年12月大马的通货膨涨率只有0.2%,全年通膨为1%,但必需品价格却是涨价高于1%,政府要研究出现这情况的导因。

他说,2018年大马的通货膨涨率,是全球最低通膨之一,但是人民却没有感受到。

林冠英预测今年国内通货膨胀率将达2%,若中美贸易战解决,则可降至1.6%。

他说,全球形势不明朗,将牵动国家的通膨率,但2%的通膨率仍旧很低。

此外,他说,2017年国内通膨率达3.7%,2018年则取得9年来最低,即1%,这是物价在废除消费税,实施销售与服务税后,更受控制。

他坦承,实施销售与服务税后,物价依然高涨,但情况不比实施消费税时来得糟糕。

通缩不利经济成长

通货紧缩,简称为通缩,意为货币流通数量减少,也可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现象,与通货膨胀相反。

一般认为,通膨率低于零(负通货膨胀率)时会发生通缩,它反而会使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上升,因同样数量的货币可以使消费者购买更多的商品。

惟通缩却对经济成长不利,严重可能会造成危机,因为消费者较倾向于储蓄而非投资或消费,从而导至物价下跌。

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至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李文龙/报道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19-02-20
 
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2019-02/20/content_2012086.html
Discussions
1 person likes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