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视窗

逆全球化下“世界生产地图”/安邦智库

Tan KW
Publish date: Mon, 05 Aug 2024, 06:17 AM

逆全球化和地缘政治化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这两股不可抗拒的力量正推动着全新的供应链、跨国投资布局以及全球产业布局的形成。在逆全球化的时代,经济与生产的逻辑和过去是不同的。

过去,市场是经济的中心,大家强调“贴近市场”,甚至同意“用技术换市场”;而在今天和未来,产业供应链才是经济的中心,重心正在重新回归供给端。这意味着,全球各国与各大经济体将会越来越强调供应链的强大,要贴近制造业中心,以技术核心来扩张制造业中心。

这便是安邦智库(ANBOUND)首席研究员陈功提出的“密接生产模式”的概念。从这个宏观角度来解读、理解世界生产新变局,我们其实能看到跨国公司和一些国家的供应链转移脚步是永不停歇的,供应链迁徙的现象将会持续,并且随时都会出现,不仅仅有条块和区域,还会有层次。最终,将会形成一幅全新的世界生产分布地图的图景。

在设计这个全球生产地图时,陈功先生将世界生产活动按照生产的系统性,总共划分为四个层级:

(1)初级生产,指能源、矿土以及简单终端产品的生产和制造。

(2)次级生产,指技术上流行和通用产品的模仿制造,如高铁、汽车。

(3)高级生产,指高技术、创意性的制造,如光刻机。

(4)系统生产,指大规模、大范围的系统组织生产制造,如苹果手机和星链。

生产区域的划分

基于这四个层级(等级)和相关分析,现在世界地理意义上的区域被划分成为不同的生产区域。非洲、中东地区、部分东欧地区、俄罗斯、太平洋洲和南美洲等区域,这是主要的矿产资源输出区域,全部或部分属于“初级生产”区域。

中国大陆和台湾属于部分初级和次级产品制造输出区域。印度、东南亚今后则可能成为主要的初级和次级产品制造输出区域。

欧洲(西欧、南欧和北欧)在世界生产中的地位,其实主要是文化输出以及少量系统输出区域。美国、日本和韩国则可能成为高技术开发和系统输出区域。

墨西哥等部分中美洲国家则是潜在的系统输出和高级产品制造区域。

系统分工

世界生产地图形象地揭示了全球各大区域的基本定义与系统分工,从系统制造的角度,解释、分析了区域和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为世界地缘政治提供了系统产业关系的基础,有助于规划未来的产业趋势与走向。

以矿产稀土为例,非洲是重要的资源输出区。这些资源为高科技产业密集、以系统输出为特色的欧美日韩区域所看重。在地缘政治博弈的影响下,西方和日韩都在寻求在稀土供应链上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而依据生产地图,中国也属于部分初级产品输出区域。2023年,日本等经济体就高调访问稀土矿产丰富的非洲国家,包括纳米比亚、赞比亚和刚果(金)等,目的就是力争缔造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全新矿物资源供应链。

我们同样可以使用生产地图来解释“世界工厂”的变化和变迁趋势。中国过往所具备的“世界工厂”的诸多优势和吸引力已大大削弱,但地位仍然重要,所以依然被归为初级和次级产品的输出区域。绝大多数的跨国企业,一定还会留有部分产能在这个区域里。

全球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新星是大马、印度、越南、印尼等国家,所以这个区域在未来会越来越重要,跨国企业投资也会越来越多。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newsletter@anbound.com

 

 

https://www.enanyang.my/名家专栏/逆全球化下“世界生产地图”安邦智库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