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或许是潇洒,可是“今日有钱今日花,明日无钱明日筹”,却是消极的理财态度。
怎么两者都是“今日与明日”,却会出现这么大的区别?
紧急事故掏不出1000令吉
国家银行在近期发布的《2018年金融稳定和支付系统报告》提到国人的理财态度,认为大部份国人短视且普遍存有“为今天而活”的态度。
其中数据指出,51%受访者不为未来做好资金准备,只愿意“今日钱今日花”,更甚的是,假设一个人失去收入后,仅有24%的受访者有能力维持至少3个月的生活,而只有10%的受访者有能力维持生活开销超过6个月。
数据也指出,假设紧急事件发生,就算是1000令吉,国内却有超过半数,即52%者无法筹集这笔资金;40%受访者承认他们在理财上缺乏纪律。
这是一个让人忧虑的情况,试想想,大部份国人都晓得应当理财,却因为种种原因加上本身没有纪律,导致无法有效理财,使得国行、政府单位等不断想方设法,灌输理财观念,甚至由教育方面著手,提高国人的金融知识。
近半受访者承认
储蓄不足应付晚年生活
在2018年,国行进行了金融能力和包容性需求调查(FCI2018),以评估国人的财务能力和识字水平。FCI2018是对2015年进行的调查的后续评估,用于追踪金融消费者在作出明智财务决策时的意识、知识、技能、行为和态度进行。
这些重要数据,也允许国行能够借以评估其政策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以解决已识别的风险。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同时构建了大马金融知识和能力(MYFLIC)指数。
2018年MYFLIC录得57.1点,与2015年的56.5比较,略有改善。
仅38%人明白通膨影响购买力
数据显示,国人的知识水平,尤其是对基本金融知识和算术水平仍然相当低。接近75%的国人晓得通货膨胀意味著生活开销上扬,但仅有38%国人将之与影响购买力联系在一起。此外,43%受访者了解复利的力量,即资金将随著时间推移逐渐增加,五分一受访者相信他们的资金在线性基础上增长。
国人缺乏金融知识的情况也反映在他们的理财态度上,对金融知识不足的受访者更有可能表现出“为今天而活”的生活价值,且没有中长期的财务规划。
例如,虽然84%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定期存款,但这笔资金却普遍会在月杪前提取使用。他们缺乏长期目标,导致大部份人并没有为意外开支(如收入损失、疾病或意外)和预期外的事项包括退休做好财务准备。
事实上,有41%受访者承认,他们目前的退休储蓄不足以在他们晚年期间,全额支付家庭开支,仅有16%受访者尤其是50岁及以上者对未来生活有所顾虑,忧虑未来的老年生活。
学生参与AKPK活动
学习财务管理
信贷咨询与债务管理机构(AKPK)也一直配合政府,祭出多项措施,并致力于改善国人的财务状况,所实施的个人财务计划主要围绕在4个生活阶段,分别为高等教育阶段、进入劳动力市场、开始和建立家庭及退休阶段。AKPK开展的项目包括为期3个月的“青年社会企业文化(SELFY)”,旨在让大学生能够透过赚取、管理、储蓄和回馈,获得企业社会的实践经验。
2018年,来自9所高等院校约300名学生参与了SELFY,除了成为高等教育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实用学习平台外,SELFY也从参与者处获得了可改善当地社会状况的创新意见。另一个项目——“成为自己的老板”于2018年推出,主要专注在为工人提供财务建议,以建立本身的金融投资组合。
AKPK定期进行评估,以评估其金融教育计划的有效性。过去的评估显示,实用的金融知识和策略,加上分享真实案例,有助于让参与者更好的管理他们的财务。为了进一步提高金融教育的有效性,AKPK于2018年11月出版了《大马工作人员的金融行为和财务状况》报告,从报告中可以探知大马工作人员的财务行为,包括开销、储蓄和债务管理。报告也强调了金融教育对在职成年人的重要性,并作为AKPK实施金融教育的最佳典范和提升其影响力。
理财师:储蓄都做不到 更别谈投资
想要改变国人的理财态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永佳财务规划公司首席理财规划师陈建业认为,心态尤其是年轻人的心态是导致“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情况,因为老年人对于存款的态度不一样,相信只要年轻人有纪律,还是会有办法存款。
陈建业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存不存款,而是他们愿不愿意踏出第一步。
“尽管收入低,只要愿意还是可以存款,最好是把月收入的10%储蓄起来,假设月收入1000令吉,每月存款10%即100令吉,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能够拥有基本存款。”
陈建业相信,年轻人难以存款是因为心态问题,并因此导致他们出现消极的态度,如身边都是有钱人,对以后的生活也没有太多想法,加上虚荣心作祟,因此情愿把钱用在当下。
他认为想要解决“为今天而活”的情况,决定权在你手上。
“首先必须改变自己的态度,接下来是必须持之以恒,不要让自己出现消极态度,不应花的钱就应当存起。”
虚荣心作祟爱攀比
“就以手机来说,昂贵手机售价可以售卖5000至6000令吉,但是市面上也有数百令吉的手机,性价比也是很好,不要存有‘人有我有’的心态,也千万不要受虚荣心影响。”
他补充,在特殊情况下也胥视年轻人的财务背景,有部份的确面对薪水低的问题。
“我们必须了解在钱不够用的时候,就应当开源节流,假设薪水低,可以多做一份兼职,或者找投资工具,如单位信托,因为单单靠银行定存利息并不足以让你的财富增加,反而投资可让你获取更高的回酬。”
陈建业也指出,选择投资工具也要视本身拥有的资金和了解风险承受度。
陈建业相信,国人不是因为缺乏金融教育而导致“有钱今天花”的情况。
“不谈理财,就仅是储蓄,难道国人都不晓得储蓄吗?这是因他们没有正确的心态有关,他们爱慕虚荣,没有克服心理问题所导致的情况。”
“薪水太低怎么存?”
年轻人消极对待财务
普遍上,年轻人都是因为看不到未来,无法预设未来的生活情况,甚至觉得目前的薪水已经很低,存再多也没有办法增加的心态,才会选择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理财。其实,只要能够了解理财与不理财之间出现的差距,以数目告诉他们,相信将更能说服他们趁早理财。
理财师普遍上都会告诉你,想要越早得到财务自由,就必须越早做好理财规划,要把薪水,无论是多少,都应当划分为数个用途,最重要的用途分别为储蓄、投资及花费。
以下的例子,能够让你看清楚,储蓄、投资及花费在加上复利之后所取得的区别(这些例子并没有将通膨纳入计算之中,并使用网络的复利计算机计算)。
●例子1
假设你的净月收入为2500令吉,每月储蓄10%即250令吉,另10%作为投资之用,剩余则花费。
10年后,在定存利率4.5%下,你的储蓄可以增加至3万8000令吉,其中3万令吉为母金,而投资回酬6.5%则可以带来约1万2000令吉回酬,在这10年里,因为80%净收入都花费,即10年共花了24万令吉。
●例子2
假设你的净月收入同样是2500令吉,每月依然储蓄10%,惟将11%即275令吉作为投资之用,在同样拥有6.5%的投资回酬下,10年里,你总共获得了1万3500令吉的投资回酬,而这仅仅是你每月多增加1%投资额所带来的回报。
●例子3
再来看看另一个可以看到明显差别的例子,假设你谨守开销不超过50%的原则,依然维持10%的储蓄,将40%的收入用于投资,在投资回酬6.5%的情况下,10年后你将可以获得近5万令吉的回酬,加上你投入的12万令吉母金,10年后你的钱将有近17万令吉,而你在这10年里所花的钱则为15万令吉。
在同样每月投资250令吉,回酬6.5%的情况下,20年将可获得6万3000令吉的回酬,所投入的资金为6万令吉,共有12万3000令吉;30年则可获得18万8000令吉,而在30年后,你所投入的资金仅是9万令吉,总共却有27万8000令吉;从中可以看出,你所获得的已经超过你所投入的。
知识不足 家庭影响
缺乏危机意识
迈悦理财教育机构首席导师兼理财顾问周志强认为,诱发大部份国人不储蓄的情况必须回归教育根本原因,教育知识和家庭所建立的文化是主因。
“他们没有看到缺乏财务所引发的问题,理所当然的觉得不储蓄也没有问题,因为他们对此的危机意识不高。”
周志强指出,教育方面,无论是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对理财知识灌输不足都导致他们不选择储蓄。
“他们不知道为甚么要储蓄,不晓得储蓄和理财的重要性,同时,他们也无法了解假设不理财,可能会面对甚么挑战及理财所带来的好处。”
“另外,就是文化,他们所接触的家庭文化,可能是父母都没有储蓄习惯,让他们也拥有相同观念。”
周志强建议,无论任何年龄层,想要有效理财,就要坚持将至少净收入的10%作为储蓄投资之用,至于日常生活开销则确保不可超过50%的净收入,另外,贷款也确保不可以超过净收入的40%。
他相信,只要国人坚守上述做法,就可以达到成功理财的第一步。
至于投资建议,周志强认为,国人可以选择从最基本的信托基金开始,在拥有更好的理财知识或观念后,可以选择投资股票及房产。
“总结一句,国人必须意识到储蓄及理财的重要性,了解其意义所在才能达到有效理财。”
明显的,将钱拿去投资要比把钱花在不应花的地方来得有价值,而且,只要让钱滚钱,存放的时间越久,复利的力量则更大,你的资金也将会越来越多。
只有你肯踏出第一步,哪怕只有100令吉,只要持之以恒,选对投资项目,就可以让复利为你工作,将你的钱壮大,怕只怕你连100令吉都不肯拿出来进行投资。
其实,市面上有许多投资项目属于中低风险,假设你依然不放心,可以寻找专业人士的意见;还有值得注意的是,钱的价值将随通膨而走跌,你现在拥有的1令吉,在往后所能买到的产品价值肯定少于1令吉,因此只有投入抵御通膨的投资项目,未来的生活才能比较轻松。
【结语】国人看不到未来,相信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复利的力量,也没有看到投资回酬能够带来的改变。事实上,想要解决“未来钱困”的最好方式就是学会理财。只有理财,才能够巩固自己的财务状况,更能让往后的生活无忧,而越早理财则越能够让你提早踏上财务自由之路。